0269 【綜藝】(2 / 2)

剛才,傑西卡.阿爾芭怕打擾他的工作,沒有打電話,而是發來短信,詢問他中午吃什麼。

“好的,這邊還有《綜藝》雜誌,想要對您進行一期專訪。”

“《綜藝》是吧,嗯,抽個時間,安排一下吧。”萬小虎想了想說。

《綜藝Variety》創辦於1905年,是好萊塢曆史最悠久的娛樂刊物,與《好萊塢報道者》並稱美國娛樂界的兩大行業報刊。一向有著“好萊塢聖經”和“全球電影風向標”之稱,關注全球電影動態。報道最新的電影資訊。

《綜藝》不僅僅是一份好萊塢雜誌,更在去年由廣電中廣報刊出版發展中心,和美國國際數據集團IDG,聯手引進中國市場,成為中國第一份立足於影視娛樂產業的商業周刊。

在中國影視產業的影響力,已經超越了大部分的國際媒體,而且從很早開始,《綜藝》就關注中國電影的發展,屬於一份對華語片具有親和力的媒體。

當年萬小虎的《通緝令》上映,《綜藝》就以大篇幅吹捧了萬小虎。把萬小虎稱為好萊塢的超級新星。

有人情在。盡管很忙,萬小虎還是決定抽出時間,接受《綜藝》的采訪。

采訪安排在第二天的下午,阿寶動畫北美研究中心的接待室。

一杯茶一杯咖啡。一個本子一支錄音筆。采訪就這麼開始了。

“首先要恭喜你。《源代碼》作為多倫多電影節開幕影片,取得了很高的首映評價。”

“謝謝。”

記者:“《通緝令》之後,很多人都認為。你會再來好萊塢拍攝大片,因為一個導演總是會被定位,有些拍文藝片,有些拍商業片。結果你開始拍攝動畫電影《功夫熊貓》,拍攝了投資很小的《源代碼》,這是什麼樣的想法?”

萬小虎:“我很早以前就有想法拍攝《功夫熊貓》,礙於技術一推再推,現在技術達到了就動手。然後覺得拍攝間隙可以再來一部小成本電影,就有了《源代碼》。”

記者:“在中國,你一直是商業電影的一個符號,幾乎代表了中國的商業電影,你對自己的定位就是拍攝商業片嗎?什麼時候會來好萊塢拍攝大製作?”

“事實上我並沒有刻意去給自己定位,也沒有說非要去好萊塢拍攝大片,因為我是一個中國人,我更擅長在中國拍電影,隻要是好的題材,我都想去嚐試一下。”

記者重複了一下:“什麼時候會來好萊塢拍攝大製作?”

萬小虎眨了眨眼睛,現在很多喜歡問他,什麼時候拍攝好萊塢大片。這些問的人,包括很多美國這邊的媒體記者或者電影人,更多的是國內的朋友們。在所有人的觀念上,一個導演成功與否,還是要在好萊塢證明。

吳羽森、李桉的失敗並未打斷中國導演追尋好萊塢之夢。

唐季禮、劉鎮偉等導演,都想要嚐試來好萊塢發展。

事實上從《通緝令》之後,萬小虎對大片的駕馭就已經有了充足的經驗,拍攝好萊塢大片不在話下。不過或許是虛偽的愛國主義作祟,萬小虎更喜歡把好電影搬到中國來,拍攝成華語片。

特別是一些小成本的製作,即便改成華語片失敗了,也沒什麼商業上的壓力,這點錢他損失的起。

“我沒考慮過這個問題,可能一切要等《功夫熊貓》結束之後再談了,畢竟我現在的精力有限,沒辦法去構思大片。而且我現在手頭上有很多計劃,什麼都想去拍攝,但總感覺時間不夠用,很遺憾。”

“你是一個十足高產的導演,每一部電影又都非常成功,而且你還這麼年輕,我想如果你是美國人,一定是美國夢的最好詮釋。”

“啊,哈哈,這何嚐不是中國夢呢。”萬小虎搔了搔眉頭。

“我看了首映禮,《源代碼》也很像是說的夢境一般,不禁讓我聯想到了《蝴蝶效應》這部電影,好像是姊妹篇一樣,都是小成本,還都是陳昆主演,並且都是非常經典,讓人哲思。中國的科幻片很少,似乎僅限於你的這兩部了,中國導演為什麼拍不出好的科幻電影?”

萬小虎笑了笑,說:“是呀,我也有這個感覺,感覺我們中國導演,更喜歡思考比較文藝性質的事物,而且更多的喜歡那種仗劍江湖的俠義幻想,可能跟我們有五千年的文化曆史積澱有關吧,世界上找不出比我們還長的文明延續了,大家受到這個氛圍的熏陶,自然就有這種人文關懷。”

五千年曆史,一直是萬小虎最自豪的事。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國,但是他們的文明顯然都斷了,隻有中國延綿五千年,文化瑰寶絢麗多彩。

好萊塢喜歡拍科幻片,因為美國沒有曆史供他們選擇,他們隻能想象未來,想象異世界,想象外星人。中國導演喜歡拍古裝片,因為老祖宗留下的東西太豐富了,豐富的都不想考慮更多。(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崛起大導演》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8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