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0 【萬小虎和張一謀掐起來了】(2 / 2)

萬小虎是躺著也中槍,他原本已經漸漸淡出媒體的視野,準備好好的休息一陣子。研究一下《秦時明月》,構思一下《風聲》,與各路美女們調調~情。

可戰火偏偏燒到了他的身上。

媒體分成了三派,一派是借助票房數據,貶低萬小虎和《無間道》,抬高張一謀和《英雄》。

“《英雄》八天狂取8000萬人民幣,超越《無間道》同期5700萬人民幣票房,張一謀證明了自己才是中國電影當之無愧的大師。商業轉型之後,依舊是第一人。”

“口碑參差不齊,但票房居高不下,《英雄》碾壓《無間道》登頂2002年度票房冠軍已經成為事實。”

“薑還是老的辣,萬小虎比之張一謀,差了不止一個量級。”

“大片時代已經來臨。張一謀和《英雄》才是中國電影的救世主,需要赴港拍《無間道》的萬小虎還顯稚嫩。”

“華語電影大《英雄》,盡顯史詩風範,香港電影《無間道》,小家子氣太盛。”

“萬小虎的商業大師頭銜可以摘下了,老謀子從文藝轉商業,再次折桂!”

另一派則是依靠口碑反饋,力挺萬小虎和《無間道》,譏諷張一謀和《英雄》。

“不是華麗的場麵和虛高的票房就能證明電影成功。故事沒講好,《英雄》口碑輸給《無間道》。”

“和《無間道》上映幾乎沒有差評相比,《英雄》實在是太對不起大家對它的期望。”

“張一謀的商業理論就是學好萊塢大片擺花架子,遠遠做不到萬小虎對於故事的把握。”

“一部抄襲《臥虎藏龍》的跟風片,怎麼能與開創內鬼題材的《無間道》比!”

“藝術成就張一謀的確超過萬小虎,但拍商業片,還需要再學習。”

除了這兩派,自然也有中立陣營的媒體。客觀的報道。

“一票難求,觀影如潮。《英雄》複製《泰坦尼克號》上映情景,繼《無間道》後,成今年第二部內地破億票房電影。”

“前有《無間道》領銜暑期檔,今有《英雄》大熱賀歲檔,院線製的第一年,成果堪稱輝煌。中國電影改革已然取得成效。”

“就內地影市來說,《英雄》票房雖然比同期《無間道》要好,但考慮到成本和宣傳,以及觀影後的評價,顯然並不比《無間道》優秀。不過《英雄》是用來衝擊奧斯卡的電影。在海外片花銷售非常喜人,論起國際影響力,《英雄》更為強大。”

“前有馮小崗,現有萬小虎,即將有張一謀,中國電影的商業時代已經到來,可喜可賀。”

在這樣的喧囂話題爭論之中,《英雄》票房依舊火爆,上映13天便於元旦這天成功突破一億人民幣,超過《無間道》的15720萬人民幣,成為華語電影內地票房冠軍指日可待。

“萬導,是不是很鬱悶啊,這冠軍的屁股還沒焐熱,就被別人給搶去了?”

在導演辦公室裏,麥家看著報紙,調笑一句。

從錦城趕來之後,麥家半點猶豫都沒有,就接下了《風聲》的劇本改編任務,不僅僅是因為萬小虎的名氣,更多的是,麥家當年在部隊學的就是無線電專業,對《風聲》中涉及到的摩斯碼劇情,十分喜歡。

“沒有什麼好鬱悶的,這票房總要有競爭才有意思,去年我就拿到了年度票房冠軍,今年再蟬聯就沒意思了。而且有了《英雄》,我也就有趕超的對象了,這樣拍起來電影才更有勁頭啊,要不怎麼說高處不勝寒呢,獨孤之後,不都想著求敗。”

“萬導果然豪情過人。”

“過獎,過獎……對了,《風聲》的劇本創作,你多費一點心,我說的那個故事,有不少瑕疵,你改一下,爭取讓整個故事更合理更隱蔽和刺激,最好讓人不到最後一刻猜不出誰是老鬼!”

“好,我這一段時間,全力以赴做這個本子。”

“嗯,劇本我就交給你了,你回錦城之後,有什麼疑惑的地方,直接飛來京城,飛機票和差旅費都是我的。”

送走了麥家,萬小虎便關上導演工作室的門,咯吱窩夾著一本書,邊走路邊打電話。

“喂,蔡總,近來電視劇拍的怎麼樣了……那就好,嗬嗬,我找你當然有點事,最近在書店淘到了一本書,準備把版權買下來,排成電視劇,這不就準備跟你商議一下……也好,我抽個時間,去一趟魔都,見麵再聊。”

透過咯吱窩的縫隙,可以看到書的封麵上一紅一黃兩個大字“亮劍”。(未完待續……)

PS:7號了,雙倍月票最後一天,求支持!

今天三更奉上!

如果您覺得《崛起大導演》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8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