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億三千萬年,那個時期被我們人類稱之為寒武紀。

當然在那之前還有埃迪卡拉紀,但一般認為當時的生物和之後的生物有根本性的不同,甚至沒有任何聯係。

寒武紀的生命大爆發是世界上第一個迷團。

ened?當時發生了什麼?

————————造物主文明當時造訪了地球—————————

他們將原始的物種進行改組結合,碳基生命的多種結構形式被創造出來,節肢門、蠕形門、腕足門、脊索門等等,地球生物的原形一起出現。他們在這裏進行一場新的進化實驗。或者說,他們在這裏播下種子。

但他們沒有時間等待收獲,或者說也不期望收獲,碳基生命的發展高度並不值得期待,而地球的環境也隻適合這樣的生命形式。

所以他們沒有留下來。

但也不是什麼都沒有留下來。

就像孫悟空要在天邊的柱子上寫下齊天大聖到此一遊一樣,他們留下了一個科技包。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是能源獲取方式。

能量最優的獲取途徑,是由質量分解得到,就像恒星發光發熱的原理。化學元素周期表裏的每一種元素,都可以成為太陽的燃料,就像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那樣,對,就像原子彈。隻是它並不需要鈾235或鈈239,一切物體的質量就是能量本身。

在非常漫長的時間裏,造物主留下的科技包一直在那兒,等待著。等待地球上的碳基生物進化,發展出文明,然後讀懂它。

寒武紀過去了,奧陶紀、誌留紀、泥盆紀、石炭紀……每一個紀都長達幾千萬年。在生物的影響下,這些時間裏的地球大陸海洋與大氣開始加劇變化。不同類型的生物在進化中輪番上場,一次次達到繁盛的頂峰,又因為天災和大型地殼運動一次次大滅絕。

六千五百萬年前,一顆巨大的隕石在進入大氣層後爆裂,碎片砸進大海,海嘯把陸地上的巨型爬行動物滅絕,白堊紀結束。

這顆隕石的降臨消耗了大量的氧氣,也產生出更多的水,體型較小的哺乳動物在劇變後快速進化,迅速占領變小了的大陸。

又過了一千多萬年之後,造物主期待的文明誕生了。這是一種灰色皮膚,四根手指的生物,它們采用八進製數學,精通醫學和物理。

雖然也經曆過長期內戰,但他們的文明發展史要順利得多,很快把精力放在科學研究上。他們熱衷於研究生命的本質,不相信科學不能解釋的事物,直到他們發現了造物主文明留下的科技包。

破譯科技的內容並沒有花費多少時間,困難的是把他們的科學高度提升到可以與造物主遺留的科技高度接軌。

經過漫長的努力,他們也發展出了可以突破碳基生物大腦計算能力極限的人工智能係統,他們稱之為世界計算器。

人工智能AI的出現首先幫助他們在生物生命科學上得到了突破,生命長度得到了極大的延長。這些長壽的科學家編寫出更可靠完善的AI程序,由AI自我進化之後來學習造物主留下的科技。

終於,能把質量轉化為能量的技術變成了成品,能源再也不是製約文明進步的瓶頸,他們把這種在物質原子中得到能源的反應器稱做原子熔爐。

原子熔爐和AI的結合使他們的的科技連續突破數個等級。很快,能夠突破地球引力的反重力引擎被開發出來,緊接著是更趨完善的生命科技。

生物細胞新陳代謝時產生的微小區別被抹平,他們不再會慢慢衰老,生命的長度達到了永恒,隻要不受到物理傷害就可以永生。

為了防止天災和地震帶來的意外傷害,他們把城市建造在巨大的反重力引擎上麵飛上半空,地球表麵成為野生動物的樂園。

越來越多的天空之城出現,更多更大的原子熔爐被投入使用。

他們文明的觸手也開始伸向太空,在宇宙空間使用的曲率引擎被開發出來,能夠進行空間跳躍的的蟲洞技術也在不斷完善之中。

1,第一個隱患的誕生和解決:

原子熔爐天生帶有消耗質量來得到能源的特性。在長期大量的使用中,地球總質量在不斷減少,逐漸影響到地球軌道發生偏離。為此,他們開始實施無比宏偉的“宇宙礦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