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裏,天氣格外的燥熱。烈陽懸掛在天上,稀疏霧氣從山巒間慢騰騰地飄起,圍攏成雲。

艾倫腳踩在油門上,遠遠看著雲岫。

“望山跑死馬……”

坐在車裏還好,空調救了現代人一命,至於外麵,太陽下路麵漂浮著揚塵,和高溫的空氣一起扭曲著人的視線,讓人望而生畏。

鐵灰色的鐵護欄時不時有個小岔口,那是通向附近村落人家的,不時有摩托從那裏竄出來。一座小城郊外,平日裏沒那麼多車,多見的還是摩托、三輪之類。

路上坑坑窪窪,大概是被那些大貨車、拉砂車壓的。基建對砂石需求很大,采砂挖沙的確實不少,現在還沒有開始整治,等過些年抓環保會好上很多。

艾倫會沿著這條路開到郊外一座山腳下,到了那裏就沒有大路了,要下車上山。

他正要去拜訪自己師父。

“師父”是山上道觀裏的道士。說是師父,其實艾倫還沒正式拜師。

原因也沒什麼特別的,就是緣分沒到而已。不過艾倫每年也會找個時間上山,看看師父師兄,或者幹脆住上一段日子。

山上好修行。

小心繞過了一個坑,艾倫注意到路邊樹蔭底下有個小攤,順勢就把車停下。

開門下車,被熱氣衝得打了個哆嗦。

是個賣西瓜的小攤,旁邊是一個黑黝的女孩,她戴著草帽捧著書,旁邊還放著一遝作業。

田家少閑月,大概是附近農家的孩子,暑假被趕上來幹活的。

“多少錢一斤啊?”

“八毛。”

艾倫裝模作樣敲了敲:“這瓜甜嗎?”

“今年雨水少,甜。”小女孩把遮風沙的蓋子提開,推了一架切好的西瓜給艾倫,“你嚐嚐。”

艾倫接過,一口咬下去,脆生生的,甜。

“是不錯。”

“那肯定,”女孩自豪道,“用的純品種子。”

“那辛苦了啊,”艾倫吃著瓜,順便和小姑娘聊著,“什麼品種啊。”

女孩想了想:“我們都叫8424。”

“哦,這個啊,我知道。”艾倫啃了一大口,“8424嘛,是1984年,吳明珠院士在一組西瓜中挑出來的第24組,所以叫8424,又是早熟品種,所以又叫早佳8424,後來8424繁育雜了,早佳又改名‘純品’8424了。”

“啊?”女孩睜大眼睛,“這還真不知道。”

“吳明珠院士還是袁隆平院士的同年的同學,他倆和研究蠶業的向仲懷院士一起被稱為西南農學院五十年代畢業生裏的‘三劍客’。”

“太厲害了!”

“是啊,真厲害。”艾倫悠然神往,“好好學習,你也能成為他們那樣的人。”

“誒……不行的啦……”

“年輕人,要有誌氣嘛,”艾倫啃完了西瓜,笑嘻嘻道,“未來由你們創造啊。”

把瓜皮扔到樹後麵的野地裏,艾倫挑了兩個合眼緣的大西瓜過秤,之後和小姑娘再見,繼續開往山那邊。

到達山腳,拎著兩個大西瓜,背著一個背包,艾倫看看太陽,看看山路,長歎一聲:“爬吧……”

崎嶇山路很是難為人,不過越往上越是涼快,山間的風氣比下麵舒爽多了,隻是走得累,拎著東西手臂酸疼。

好不容易,總算到了道觀門前,艾倫踏進觀內,隻覺得暑氣盡褪。

道觀還是黃土壘砌的,這土房子不知怎的,夏天涼快得很。

把西瓜放到供桌上,艾倫上過香,往功德箱裏塞點錢後向裏麵走去,到後麵找師父。

師父正在道觀後的空地上淘洗知了殼。

知了殼,就是蟬蛻,可以入藥。

“師父!”艾倫喚了一聲。

師父抬起頭:“來了啊。”

“來了。”

“累了吧,去歇歇。”

“還好。”說著,艾倫蹲下身,想幫師父淘洗。

“你去休息,我來就行。”師父不肯,“自己去倒杯水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