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火星殖民計劃(1 / 2)

公元2340年,隨著科技極速的發展,人類社會文明進入了高度的發達狀態。

最近幾百年來,人類已經遠離了戰爭的硝煙,各個國家之間和諧相處,貧富差距也大大的改善了。

七十年前,地球上各個國家團結一致,建立了一個龐大的組織“世界同盟”。

建立“世盟”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人類開拓宇宙資源,建立外星殖民地。

因為在2340年,地球已經不足以負擔人類的消耗,各種資源麵臨枯竭,環境狀況急劇下滑,地球形式麵臨極大的威脅,有科學家預言,如果人類不做出任何的舉措,三百年後人類將會徹底滅亡。

為了人類得以生存延續下去,“世盟”聚集了全世界各個國家最優秀的科學家,宇航員以及無數的專家學者,成立了“宇宙探索中心”。

要不說人多力量大,宇宙探索中心成立第五年,人類宇宙航天事業留獲得了極速的發展,人類建立了數千座極其先進的國際空間站,同時人類首個外星殖民地建成,位置位於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也是地的唯一的衛星月球。

月球基地建成,這讓人類看到了延續生存下去的希望。宇宙探索中心的科學家們日以繼夜的推測演算,準備在接下來三年的時間內在火星這顆唯一已經證明了存在水資源以及微生物的星球上建立第二個殖民地。

但是,事情發展並不順利,這六十五年來,火星殖民地計劃一直沒有取得大的進步,原因隻有一個就是距離太遠,所以火星殖民地計劃被暫時性的擱置。

火星距離地球近距離約為5500萬公裏,雖然曾經成功發射過火星探測儀到達火星,但那是機器設備,人類根本無法承受那種速度對身體來到的負荷。而要建立火星殖民地,就需要有人類可以到達火星才可以。所以這些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新型航天器,這種新型航天器既要有足夠的速度,又可以使得人類不會因為極高的速度而產生不適的感覺,同時又可以有足夠的空間裝載基地設備以及儲備資源。

經過了六十三年的研究,宇宙探測中心傳來了喜訊,滿足條件的新型航天器“追光一號”研究成功,而且已經建造完成,隨時可以投入使用。

終於,火星殖民地計劃又重新被啟動。兩年後,也就是公元2340年,追光一號載著一百五十名“世盟”頂尖的宇航員以及科學家成功發射,火星殖民地計劃終於真正實施了。

“報告楊局長,追光一號成功發射,預計四十五天到達火星。”,太平洋衛星發射中心總控製室傳來嘹亮的的聲音。

頓時間總控製室的數百名“世盟”的精英們發出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終於六十五年的等待沒有白費,人類終將取得成功。

楊寧川長出一口氣,嚴肅的國字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笑容。

楊寧川五十九歲,是航天大學高材生,畢業之後成功進入宇宙探測中心工作,四十九歲接任宇宙探測中心局長職位。在位十年,他終於親眼看到了“追光一號”成功發射,他終於要完成了對全人類的承諾,一定要把我們人類的生存延續下去。

楊寧川沒有和同事們享受成功的喜悅,他獨自一人離開了總控製室,成功是屬同事們的,他的任務遠遠沒有完成,隻有在火星殖民地成功建立之後,他才真的有資格享受成功。

“楊局長,十五名新兵已經到達宇宙軍事基地,隨時可以飛往月球基地,請您指示。”,剛回到辦公室,智能機器人就響起了人性化的聲音。

楊寧川屁股還沒坐熱,就又離開了辦公室。

宇宙軍事基地,隸屬於“世盟”,是在各個國家的軍隊中選拔出來的精英組成的一支特殊軍隊,他們的目的是保衛外星殖民地,並且處理一些國際空間站遇到的突發狀況,當然也包括維修國際空間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