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八章 商業眼光看節目(1 / 2)

劉仁浦不愧是東海電視台最傑出的製片人,經過周銘一番點撥,他才恍然明白自己過去都走錯了路,隻以為選秀就是要找唱歌唱的好的,找那種實力強的,卻忘了所謂選秀節目,他本質上隻是綜藝。

那麼既然是綜藝,選手的實力就不是唯一需要考量的元素了,如何抓住觀眾的眼球讓觀眾不換台才是關鍵。

想通了這一點,原本十分抗拒周銘在現場監工的劉仁浦,突然十分慶幸周銘能在了,或者也幸好周銘能在,要是按照劉仁浦自己的想法繼續下去,那這次節目隻怕又要步上次家庭卡拉K大賽的後塵了。

從周銘這裏離開以後,劉仁浦立即對節目進行了調整,開始注重挖掘選手的個性,以及加深評委和某些選手的互動。

也隨著劉仁浦的調整,原本現場隻是冷冰冰的選手演唱評委點評的局麵,一下子變得活躍起來。

蘇涵趴在窗口看著下麵,一雙妙目看的嘖嘖稱奇:“周銘,沒想到商業思維居然能做節目啦!我以前一直覺得要不是專門學過傳媒的人,根本不懂呢!”

周銘笑著告訴她:“事實就是這樣啊!你要我下去調度指揮調整機位,或者是現場布置色彩什麼的,這我肯定不懂,還是要電視台的專業人員才行,但如果隻是節目方案的策劃,提供思路,這我們倒還是拿手的。”

“我們隻需要把節目看做是一個商品就行了,那麼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把商品的特點抓出來給觀眾看。”周銘接著,“將心比心,我們也是觀眾,你要跟我什麼藝術性我是不懂的,對我來我更關心節目的內容元素夠不夠豐富,有沒有什麼有意思的地方。”

“隻是節目元素也不能亂來,我們需要對時下的流行文化有所了解。”

周銘隨後舉出兩點:“同情弱者和特立獨行思想解放,就是現在的文化特點,同情弱者這不用,不管什麼時候都很好用的,涵你想想,一個剛剛動過手術,寧願冒著生命危險也要來參加比賽也要來見明星偶像的女孩,是可以感動人的。”

“還有娜娜,她的性格就足夠解放,因為要是一般人,碰到她那個情況,肯定會害怕會退縮了,但她卻敢迎難而上,為一個剛見麵的朋友和大明星據理力爭,她的勇敢是很讓人眼前一亮的。”

周銘最後總結道:“所以就這麼兩個人,她們就很好的代表了一些群體,也代表了用於和命運抗爭的勇氣和行動,也非常勵誌。”

周銘著苦笑一下:“老實,要我是她們,要我現在得著重病,我站在娜娜的位置,我恐怕就不敢那麼做了。”

對麵蘇涵卻眨眨眼睛:“但事實上周銘你卻比她們做的都好!”

周銘搖搖頭,沒有人比自己更清楚自己,要不是自己重生這一次,恐怕也未必會看透很多道理,或者自己實際都已經五十多快六十歲的人了,要是連這些道理都看不透,那才真的沒救了。

蘇涵沒有在這個問題上多做糾纏,她雙手托著香腮:“周銘,我是覺得剛才你的話給了我啟發,你既然做媒體的理念和商業是相通的,那我們為什麼不能自己做媒體呢?靠著別人,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蘇涵的話讓周銘眼前一亮,但卻又是在情理之中的。

眼前一亮是蘇涵不依靠別人就靠自己的想法,這是很難得的,因為大多數人都有畏難情緒,都有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簡單想法。現在既然有合作的電視台,那麼為什麼還要費力去自己做媒體呢?

的確從商業角度考慮,這樣是能最大程度節省成本的,也是絕大多數人的選擇。

這樣選擇不能不對,但有些東西有和沒有就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企業家和大企業家,他們的眼光從一開始就不在一個平麵上,對大企業家而言,要是有什麼東西沒有,那麼始終會處在一個被動選擇的狀態,會在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上陷入瓶頸的。

也正是如此,一般有眼光的企業家,就會從一開始一步一個腳印把所有基礎都打好,而不是簡單靠著別人來充實自己。

要知道別人的始終是別人的,如果哪別人不高興和你斷了合作,那真是沒地方哭了。

蘇涵這麼年輕的女孩就有這樣的眼光,而且還是在娃娃笑集團的發展蒸蒸日上的時候,就這一點,足以明她的本事了。

至於情理之中,這種不求人凡事靠自己,也是蘇涵一貫的性格脾氣。

周銘很清楚的記得蘇涵以前在廠裏開飯館以前,她明明可以直接請人就好了,但她卻堅持自己學了做菜,後來發生的事情也證明了她的堅持是對的,由於廠保衛處的糾纏,請來的廚師跑了,要不是蘇涵自己學了做菜,隻怕飯館就隻能關門倒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