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李定國(2 / 2)

沒等朱聿鐭說完,熊緯扯了扯他的衣襟示意其坐下來後,拱手對李定國道:“大帥不必介意,南陽王雖然語氣重了點但也確是事實,隆武皇帝就是當今的唐王,其實自先帝崇禎在北京殉國後,我大明就已經支離破碎,北方清軍虎視眈眈,南方各地軍閥擁兵自重不思進取,即便弘光帝在應天即位也難以對各軍形成有效節製,以至於清軍步步近逼,我大明連連失地。在這關鍵時刻正是因為唐王在福州即位才力挽狂瀾,挽回了大明的頹勢。在隆武帝統治的這兩年間吏治清明,軍民一心,在當時鄭芝龍降清,局勢惡化的境地,正是隆武帝收編的軍隊收複了福建廣東湖南和江西四省,也正是隆武帝高瞻遠矚的提出了聯寇抗虜的英明政策才使得大帥您能夠得到朝廷的招安為國效力,英雄終有用武之地,如今隆武帝為了抗清大局不惜把名正言順得來的皇位讓給了桂王朱由榔,並同意歸還公主言歸於好,這更加說明了唐王才是當世之英主,像大帥這樣的英雄當然要跟著這樣的英主才能成就一番大業不是嗎?”

李定國沉思了片刻道:“牧之兄雖然說的不無道理,但我深知忠臣不事二主的道理,即便唐王英武過人,但畢竟隻是藩王,當今聖上乃是永曆皇帝,所以作為臣子,我們首先要有忠君愛國之心,你我都是永曆皇帝的臣子當然隻能效忠永曆皇帝,切莫再說跟隨誰這種大逆不道的話,本帥可以向你保證,即便本帥不會歸順唐王,但隻要唐王的軍隊在為朝廷的抗清大業出力,本帥定當鼎力相助,希望南陽王回福建後向唐王轉達。”

熊緯回道:“李大帥果然是忠肝義膽之人,說到抗清大業,目前唐王的軍隊在江西和浙江兩地都與清軍苦戰中,尤其是江西,平西王吳三桂的大軍已經連克江西數城,江西重鎮南昌也及其危險,根據那邊傳來的消息說南昌守將王得仁已經與吳軍苦戰數日,沒有援軍,損失極其慘重。我想如果大帥可以率軍馳援的話那將是江西諸將士之幸啊,大帥以為如何?”

“這好說,支援友軍共禦外敵是我李定國責無旁貸的責任,我明日當休書一封請熊將軍和平陽公主代為轉交給聖上,如果聖上批準,我將立即帶兵入贛驅逐吳三桂,我倒要見識見識是他平西王厲害還是我安西王厲害!”李定國爽快的答道。

“大帥,這樣恐怕不妥,您想,從梅州到廣州即便單騎快馬加鞭至少也需兩日往返,況且皇上他還要再征求眾臣意見後再做決定,又需要些時日,殊不知,戰機轉瞬即逝,吳三桂極有可能在這幾日內攻下南昌繼續南進,到時他占的地盤越多,大帥想要再對付他就越難了,以末將之見不如即刻出兵,正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平陽公主到時會為大帥您向聖上解釋的。”熊緯道。

李定國麵露難色道:“這.........也罷,正好我也早就想會會吳三桂了,那我就明日率軍出發,聖上那邊就有勞你和平陽公主了。”

朱微瀾開口道:“李將軍盡可放心,兄長自小就疼愛我,這次他定會聽從我的,您放心出兵好了。“

朱聿鐭也幫腔道:”是啊大帥,我回去後也自會向我兄長請求出兵,與你配合作戰,兩麵夾攻吳三桂。”

李定國聽後笑道:“那也有勞南陽王了,好了,各位我們繼續飲酒,為明日發兵壯行,來幹!”

廣州都司府內,永曆帝終於見到了闊別已久的妹妹,弄得他是既喜又氣,喜的是妹妹終於平安回來了,可看到妹妹已經嫁給了唐王手下的昭儀將軍熊緯,他心裏也是五味雜陳,但也不想再難為他們了,登基不久的朱由榔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好好過自己的小日子,無論是唐王還是清軍他都不想過問太多,總之都別來煩他就好。

反清複明的大業就交給臣子們操心好了,得知妹妹已經允許李定國出兵江西的事情,朱由榔也不想多說什麼,總之能見到妹妹就好。

可是在這多事之秋的都司府內,就是有人不想讓永曆帝消消停停過日子。在廣州蟄伏已久的何騰蛟得知李定國出兵江西的消息,也接連上書永曆帝請求讓自己也帶兵去江西支援李定國,有了何騰蛟的上書請命,再加上瞿式耜與馬吉翔從中幫腔,永曆終於扛不住,著其領兵出征。

何騰蛟在廣州的這半年時間裏積極的擴充人馬,如今已經從剛入粵時的6000餘人壯大到近四萬。有了這支人馬,他又有了奪回湖南的想法,於是借著援助李定國之際,何騰蛟帶領著他的大軍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