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的天氣從入秋開始便漸入微涼,至此晚秋時節已逐見霜雪。寒冷的風吹動著路旁沉寂多時的枯枝,呼呼的聲音使得傍晚時分的京都小巷更見淒涼。林楓本想出來散散煩悶多時的心境,不曾想轉著轉著,就走進了這條深幽的巷子,若非如此,怕是這輩子,他都不會來到這裏,也不會知道這巷子的存在。
“未雨”是這條巷子的名字,巷子路頭一塊古老的石碑刻著這巷子的由來,不過此時的林楓無半點心思去研讀,抬腳便走進了這條古老的巷子。
巷子很深,兩旁盡是酒館和賣吃食的鋪子,想來平常也是一處熱鬧的所在,不過值此深秋時節,又是傍晚時分,街上卻是沒幾個人行走了。街頭落葉紛飛,伴著不時飄落的雪花,在空中淒涼得甚是美麗。
林楓緩緩走進一家酒館,櫃台處是一個昏昏欲睡的小二,連林楓進門時也不見得將眼皮抬動一下,酒館裏冷冷清清,火爐上燒著一壺熱水,白氣時不時將壺蓋掀起,卻沒有驚動到一旁瞌睡的小二。林楓隨便選擇一處靠窗戶邊的位置坐下,將劍橫放在胸前桌上,這才叫了聲:“小二,上酒”
林楓的呼叫聲依舊未能將小二從美夢中叫醒,無奈之下,隻好起身走進小二,拍了拍肩膀,這時小二才醒來過來,擦了擦惺忪的睡眼,看到一位劍眉星目,英俊儒雅,十七八歲的帥氣小夥站在自己旁邊,馬上意識到這是來喝酒的客人,於是點頭哈腰,連連道歉。
林楓擺手示意不必,隻是重複了一句“上酒”。小二嘴上答應著,卻沒有急急忙忙地去拿酒拿菜,而是打量著這位陌生客官,未雨巷本就幽深,且不如別的巷子有名氣,如狀元巷,杏花巷等雖然也是小巷子,但出過名人名事,所以被人熟知,當今寧國一品公侯秋明侯就是出自狀元巷,而當今寧國十大高手排行第三的滄浪劍宗沈追文則是出自杏花巷,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名人,造就了這兩條巷子的名聲。而未雨巷就沒有出過什麼名人,也偏僻,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巷子的存在,所以常來喝酒的都是周邊的熟人,很少有陌生人進來,小二在店裏也許多年了,平時來的都已熟識,而今天來的這位,實在是陌生,不禁多打量了兩眼。
眼前這位客官發髻周正,同是寧國男子常配發髻,衣著樸素但也大方,頂好模樣,隻不過眉頭深鎖,似乎煩心勞神之事。小二不敢多有得罪,連忙告問一聲“客官想喝點什麼酒?”
“綠蟻,有嗎?”依舊是平靜低沉的語氣,不帶一絲情感,小二卻不覺得有什麼,畢竟見過的人多了,什麼樣的都有,隻是心裏暗自琢磨,綠蟻這酒他是聽過,好像最早在杏花巷產這種酒,但在他來這兒做小二開始,一直都沒見過。隻是時常聽人說起,什麼文壇大家專門為此酒寫詩,叫什麼“紅泥小暖爐”什麼“能飲一杯無”的,隻不過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就再沒有產過這種酒了。小二也沒多說,隻說是沒有。林楓本想嚐嚐小時候父親常喝的名為綠蟻的酒,小時候父親喝的時候他經常在旁邊,聞著酒香,便也想嚐嚐,無奈父親說小孩子不能喝酒,見他饞得厲害,父親便用筷子一頭,蘸了一點放進他嘴裏,辣得他連忙吐了好幾口口水,心想,這麼難喝的東西,為什麼父親那麼喜歡喝呢?
現在他才知道,原來喝酒並不是因為好喝,許多時候,許多事,除了喝酒,還能做什麼呢?林楓收回心神,叫小二把店裏的好酒拿來便是了,另外再弄兩個小菜。
小二不一時便拿出一壇酒,給林楓倒酒時說到:“這是未雨巷的特產,因入口冰涼,取名“秋霜”,但下肚之後如同火燒,因此又叫“赤焰”,公子慢飲。
待小二走後,林楓端起碗一飲而盡,讚歎到:“果然不負秋霜,赤焰之名”,再次端起碗,林楓看了看外麵的街頭,寒風拂過街角,吹落幾片楓樹上本就不多的葉片,使得整條街道看起來更加蒼涼蕭瑟,再看一看遠處的天空,將碗中的酒一飲而盡,隨口說道:“街頭未雨心已霜,一劍山河盡蒼涼。這賊老天,好大的手筆啊!
待林楓喝完了酒,天色已經暗了下來。雨雪已停,雲層漸漸散開,微風輕輕拂過街角,天氣竟是比之前要寒冷了許多,巷子入口街角的楓樹本來也沒剩多少葉子,被雨雪清洗過後,所剩無幾的紅楓葉愈發美麗,卻也愈發淒涼。隨手將銀兩放在桌上,拿起橫放在胸前桌上的劍,林楓緩步走出酒館,在門口左右看了一眼,便從來時的路往回走,依然是緩步,走到巷口楓樹下時卻停下腳步,等了一會兒,四周並無任何異樣,林楓卻輕聲說道:”怎麼沒完沒了,看來還是心急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