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曆16年時商朝太子商煥患上一種怪病,藥石無醫。
每到晌午之時體溫便開始逐漸升高,陣陣散發出的熱浪不停的衝擊著周圍的事物,每當發病之時任何人都近不了身。商王無奈,隻好命人用玄寒鐵打造了一個蓮花座立於皇宮裏的湖泊中心,以此來緩解太子每日晌午的燒身之苦。
同年六月,天降大旱,民不聊生
各地官府開糧庫賑災卻依舊杯水車薪
然而正當商王束手無策之時,當朝丞相,一位足足侍奉了三代皇帝的老丞相前來出謀劃策
‘陛下何不去禪心寺試試,或許能尋到一處良機’
商王本想嚴詞拒絕,但是轉念一想,現在已是束手無策之時,為何不去試試,說不定就真的想到了呢
兩日之後
商王備齊車馬
隻帶著少量隨從悄悄的出了宮
禪心寺乃是商國香火最為旺盛的寺宇,每日前來敬獻香火的達官貴人不計其數
這一日,商王帶著隨從晌午之時就早早的來到了禪心寺,寺中並無香客,隻有一老僧立於門口石階之上,似是早就知曉今日晌午會有貴人來訪
隨從翻身下馬走到老僧麵前想要驅趕
卻聞那老僧高聲道;‘若是來尋求良記的施主,還請隨老僧入後堂詳說’
商王聽聞大感興趣,從車中走出
不知高僧有何妙招?
還請陛下隨我來吧
商王揮退隨從,隨那老僧越過前堂向裏走去
一眾侍衛隨從隻好立於寺宇門口等待
不多時
商王便托著一個黑木箱子從禪心寺中走出
上了馬車後並未聲張,便啟程回宮
商王回宮之後便立即派人召見了老丞相,護國大將軍以及吏部尚書三人來到書房密談
商曆23年
如今的商國早已今非昔比
百姓安居樂業,國力強盛
周邊各國皆隱隱以商國為首
商曆26年
商王高齡退位,由二皇子商繆繼任,
二太子商繆從小便跟在其父親商王身邊學習,打理
朝廷上下大大小小的事在商繆17歲時便可處理的井井有條,滴水不漏
因此商繆從小就被立為王儲
而太子商煥卻像是突然銷聲匿跡一般了無音訊
就連在皇宮中常駐的禁衛軍總教頭林立都已差不多十年未曾聽到任何關於太子商煥的消息了
就連皇宮後山裏的那片湖泊都被封為禁地,除了商王之外任何人不得進入
商曆30年
當今聖上商繆決定發兵討伐周邊16小國
以求一統天下
商曆32年
商國與周邊16小國的戰爭已經打了整整兩年
商國遷移了與周邊國家接壤城鎮的居民,邊陲重鎮也有重兵把守
但是與商國交戰的各個小國卻是民不聊生
荒野之上隨處可見奔赴各地的難民,饑民以及屍骸
商曆34年
隨著周邊小國當中的最後一個國家-陸國被商國強勢擊潰之後
這場持續了四年多的戰爭終於迎來了尾聲
商繆站在陸國國都的官道之上接受了陸王的投降
商王商繆
這個名字被記載於史書之中,並為它披上了各色各樣的誇獎與稱讚
商曆34年秋
商繆更改國都選址
新國都位於原陸國國都
然而奇怪的是,商繆作為新商國的聖上理應去往新國都的皇宮住下,但是商繆卻依舊堅持要留在這裏
朝廷之上,文武百官紛紛勸說依舊無果
最後隻留下了少量的禁軍陪伴著商繆住在這處皇宮,並打理著這裏的所有事物
商曆36年夏
商王失聯
舊址皇城消失不見
據附近村民所說
皇城一夜之間消失
隻留下一片整齊的地基
商曆37年
老商王駕崩
朝野之上各派百官拉幫結派試圖分食商國這個龐然大物
商曆41年
商國........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