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山中奇遇(1 / 2)

在古時候,人們信奉死後魂靈不滅,到了地底下依舊可以享受生前的榮華富貴。《荀子·禮論》中這樣記載:“喪禮者,以生者飾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事死如生,事亡如存。”自古以來那些王侯將相,達官顯貴都在活著的時候就給自己修建極其豪華的墳墓,並且在自己死後也要將大批金銀珠寶埋於陵寢之中,以供自己在陰間享樂。這就形成了無數個“金壇子”深埋在大地之下,有埋的自然就有去挖的,於是這就產生了一個古老的行業——盜墓。

盜墓可以讓人在短時間內財富暴漲,從此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但那些造墓者又豈會心甘情願的讓人拿走自己墓中的寶貝,各種防盜墓賊的機關如流沙墓,巨石陣,暗器,毒箭等等層出不窮,甚至有的將墓穴建在茫茫大山之中,經過成百上千年風蝕雨淋,再加上人為因素的破壞,地表建築早已蕩然無存,要想找到這樣的古墓可以說是難上加難,更有的古墓裏麵甚至發生過許多靈異事件,聽起來讓人毛骨悚然,可就算這樣凶險,曆朝曆代總有人對於地底下的財富無限向往,我的曾祖父便是其中之一。

要說我曾祖父,就得先從我高祖說起,我高祖叫吳中硯,出生於清朝光緒初年,山東人,吳家在當地世代經營著一家藥鋪,本著“懸壺濟世、救死扶傷”的行醫原則,藥材賣的很便宜,在當地百姓心中口碑不錯。

吳中硯是家裏的單傳,他爹屬於老來得子,格外疼愛,打小就教他怎麼辨別藥材,還有各種草藥的功效等等,吳中硯很聰明,學的很快,長大後那可是十裏八鄉有名的俊後生,用現在的話說,小夥子長得是一表人才,要模樣有模樣,要知識有知識。

俗話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到了該結婚的年齡了,每天上家裏說媒的人絡繹不絕,門檻都快給踏破了,可結果呢,同村的王員外看中了吳中硯,找了媒婆去吳家說媒。

員外,在古代隻是個閑官,不屬於朝廷編製的,大多是地方的商紳、地主這些有錢人花錢買來的,實際上沒多大權力,但說出去名聲好聽,這王員外就是這麼來的,雖然那時候都是父母包辦婚姻,新郎新娘婚前壓根兒就沒見過麵,但吳中硯多少聽說過這個王員外的閨女,很胖,也不怎麼漂亮,所以他打心裏不同意這門親事。

古話說的好:“民不跟官鬥!”哪怕是員外這麼一個小小的官,你也不敢招惹他,況且王員外家裏很有錢,在當地的影響力不小,再加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聽也得聽,最後兩家人就這麼把親事給定了。

洞房花燭夜那晚,待賓客散去,回到婚房,吳中硯掀開新娘的紅蓋頭,用眼這麼一瞧,我滴個媽呀!這簡直就是娶了個豬八戒回來!盡管心裏有點準備,還是給驚嚇到了,這新娘長得是肥頭大耳,一臉的橫肉,這怎麼下得去嘴啊!據說我高祖吳中硯新婚那晚,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整整哭了一個晚上,那胖媳婦可高興壞了,抱著吳中硯又是親又是啃的。

吳中硯成家後,他爹就把藥鋪交給他打理了,自己落個清閑。

有句話說的好:“人之初,性本善,是男人,就好色”,吳中硯也不例外,婚後過了幾年,他就陸續又娶了二房、三房,胖媳婦雖然不同意,也來了個一哭二鬧三上吊,但在那時候隻要家裏條件允許,男的娶個三妻四妾的再平常不過了,最後總共娶了四個老婆,正房就一個,其他的都是小妾,畢竟胖媳婦娘家勢力在那。

他的第四個小妾,姓阮,是一普通百姓家女子,知書達理,吳中硯很是喜歡她,但婚後肚子一直不爭氣,也沒生個一兒半女的,這成了吳中硯一塊心病了,倒是那正房胖媳婦婚後不久就給他生了個兒子,那胖媳婦老怕其他小妾生出兒子來,將來和她兒子分奪家產,所以巴不得她們“光吃食,不下蛋”。

一日,吳中硯背上竹筐,帶上幹糧,手握小鋤頭,進山采藥,在山中轉悠了一上午,到了晌午時分,感覺肚子餓得咕咕叫了,找了個幹淨地坐下,拿出幹糧就吃了起來。

正吃著,突然聽到耳邊傳來一陣小孩的哭聲,這深山老林的平日少有人來,怎麼會有小孩的哭聲?吳中硯便尋聲找了過去。

來到了一條小河邊,就見河邊有一小孩,三四歲的樣子,白白胖胖的,不穿鞋,光著腚,隻在肚子上係一紅肚兜,頭頂紮一衝天小辮子,可愛非常,小孩獨自一人正坐在河邊石頭上哭呢。

吳中硯很是納悶,這誰家小孩兒,怎麼大中午的自己一個人在這兒?於是便走過去問道:“小孩兒,你怎麼一個人在這哭啊?”

聽到有人說話,小孩擦了擦眼淚,抬頭說道:“我娘前幾天不小心把腿摔傷了,我也不知道怎麼辦,隻好偷偷躲在這哭。”

“你家在哪兒呢?我會看病,你帶我回去,我給你娘看看去。”吳中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