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龍舌蘭的過去(2 / 2)

‘砰——’

這次的力道被之前還要大,使得西村勝也感覺腦子突然一充血,感覺隻要一倒下,就可能會昏迷不醒一般。

誰……

是誰……

在徹底失去意識前,西村勝也還是努力強撐著,使得他有那麼一瞬間,終於看清了對方的容貌。

那人喘著粗氣,臉上滿是興奮的神情。

模樣看上去,不過隻是十幾歲的少年,且是自己頭一次遇見的人——

為什麼,為什麼無冤無仇要找上自己?

難道是不小心認錯人了嗎?

直到西村勝也徹底失去意識的前一刻,都在這樣幻想著。

然而……

三日後,待在醫院病房中的西村勝也,得到了警方已成功找到暴行犯的消息。

因為對方是未成年,受《少年法》的保護。

所以即便是身為受害者的“西村勝也”,也無法得知對方的真實姓名,或是家庭住址等,以防給對方的家人帶去了困擾。

為防止西村勝也走向極端,讓那名少年失去了“重新做人”的機會。

在媒體上,警方也依然會采取這樣方式,用“少年A”來稱呼作為暴行者的未成年。

不僅僅是姓名,就連照片等也不會流傳出去,受到警方的嚴密監控。

做為未成年時所做出的犯罪,雖被記錄在案,但也隻有警方可以看見,與一般擁有前科的成年人不同。

這樣的做法,便是希望犯下罪惡的少年,能夠改過自新,重頭再來。

[未成年人犯下的案件稱為“少年案件”,不僅包括少年,還包括少女。即使是未成年人,待遇也會根據本人的年齡而有所不同。

14歲以下,犯有觸犯刑罰法令行為的未成年人。稱為“觸法少年”,不會被逮捕。不過,可能會被通知給兒童相談所,並受到臨時保護。

14歲以上犯罪的未成年人被稱為“犯罪少年”,可能會被逮捕。即使是未成年人也會被逮捕,送到警察拘留所。]

‘……西村先生,很抱歉。但這是法律的規定,我們也無可奈何。希望你能好好養傷、早日恢複,重新回歸到社會中。’

領頭的刑警A撇著眉,一臉無可奈何的表情。

因為是刑警,有著保密義務,所以即便是同情西村勝也的遭遇,也不可能將暴行者的個人信息說出,給對方和對方的家庭帶去困擾。

僅僅是因為考試沒考好,被家長訓斥,就深夜出門隨機襲擊路人……

這樣的做法……

刑警B握緊了拳頭,咬著牙。

‘原來是這樣啊……警察先生,謝謝你們。’躺在病床上的西村勝也,仰望著雪白的天花板,淡淡的說著,像是接受了這個事實般。

自己的小腿受到了很嚴重的傷害。

醫生說他這輩子,可能都無法正常走路了……

‘那麼,告辭了。’

見慣了這樣場景的刑警A歎了口氣,便向西村勝也告辭離開了病房。

隨行的刑警B臨走前看了他一眼,卻終究還是什麼也沒能說出口。

因為組織就是組織,紀律就是紀律。

如果感情用事的話,那整個社會秩序將會亂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