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馬屁聲中,江夏一路走到了最前麵。看到了站在最前端的楊一清、王瓊以及夏淵明三人,江夏笑著對他們三人拱了拱手。
楊一清毫不客氣地說道:“怎麼?江宰執官越做越大,記性反倒是越來越差,連上早朝的日子都忘記了?”
江夏有些不太好意思地看了楊一清一眼,抱拳躬身道:“楊大人教訓的是,教訓的是。”
“好了,別再耽擱了,快點上朝吧。”楊一清催促了一聲。
江夏點了點頭,王瓊和夏淵明對視了一眼,然後齊齊對著江夏抱拳鞠躬行了一禮,叫了一聲:“參見宰執大人。”
江夏看了二人一眼,微微頷了下首。
王瓊和夏淵明這番態度,一早已經在江夏的預料當中。
楊廷和死了,等於楊係再無領頭之人。
原本江夏成為宰執以後,楊係就已經弱於江係。現在楊廷和一死,楊係離崩潰已經不遠。王瓊和夏淵明如果還不及早向江夏表明自己的態度,那即便江夏不願意秋後算賬,江係的人不會再容忍二人繼續呆在眼下的位置上。
整個大明,如今毫不客氣地說,江夏就是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甚至那“一人之下”都還值得商榷,因為他還是當今皇上的太傅。皇上現目前還沒有親政,根本就無法製衡江夏。
若是僭越地說一句,江夏就是目前大明真正的掌權之人,那相信也不會有任何人有意見。
入了太和殿,百官站立不久就聽見禦前隨侍高喊了一聲:“皇上駕到。”
百官跪拜,山呼萬歲。
朱載江在儀仗隊伍的陪伴上走出,一步步走上四方台。
算起來他登上皇位已經兩年多,隨著年紀的長大,以及在皇位上見聞增廣,朱載江看上去越發的成熟,並且有帝王氣勢起來。
朱載江掃了一眾大臣一眼,一反常態,親自說了一聲:“眾卿家,平身!”
以前因為朱載江聲音不夠大,這句話都是隨侍在說,而如今朱載江自己親口說出來,突然讓眾大臣有一種這也的感覺,“哦,我們還有一個皇上。”
“謝皇上。”眾大臣說完以後,站起身來。
按照以往的規矩,這個時候應該是江夏代為詢問:“眾卿家有事啟奏,無事退朝。”。但未等江夏開口,朱載江卻先說了一句:“黃仁,宣朕聖旨。”
“奴婢遵旨。”站在四方台旁邊的黃仁從一旁小太監手裏端著的托盤裏麵取出一份聖旨,他拉開聖旨念道:“江宰執接旨。”
江夏微微一驚,連忙跪在地上,行禮道:“江夏接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先帝欽封顧命、太傅,當朝宰執江夏……”
一連串類似於“國之棟梁、社稷之臣,朕之肱骨”等等的話說完,結尾幾句關鍵的話竟然是:“禦封輔國之臣,賜坐麒麟禦座,代朕聽聞奏國事。”
黃仁“欽此”二字念完,在江夏還愣在原地沒有反應過來之時,一張靠背鑲嵌著白玉,兩邊扶手雕刻著麒麟頭顱的椅子竟然被四個太監抬上了四方台,就放在了朱載江那龍椅旁邊。
“這……”江夏徹底震驚了。
輔國是什麼意思?君主年少,或新君嗣位,受命異姓大臣輔弼國政。君主親政後,即結束輔佐襄讚之命。
這輔國,就等於是臨時的朝政交托者。跟顧命大臣其實區別不大。不過區別就是,顧命大臣是幾個人形成了一個臨時政權團體,而輔國是一個人臨時接掌政權,並且輔國有權臨時組建一個政權團體。
好吧,以江夏現目前所掌握的權力,封個輔國也沒什麼。
但這賜坐麒麟禦座鬧的又是哪出?自古以來,就沒聽說過有皇上讓大臣坐四方台上的吧?這跟做皇帝又有什麼區別?
還有最後一項,代朕聞奏國事。
這等於是實打實的把皇權交給了江夏。
這一切如果是換做其他的人來承受,恐怕會十分高興。
但是換在江夏的身上,他卻暗暗叫苦。
朱載江這樣做也不知道是有人授意,還是自己的突發奇想。隻是這樣一來,他專權的名聲就再也逃不掉了。
無論朱載江是何用意,外麵的人都會認為是江夏逼迫朱載江這樣做的。畢竟不會有人相信一個八歲少年會懂得什麼叫禦封輔國,賜坐禦座以及代聞臣奏。
黃仁念完以後,看著江夏道:“輔國大人,接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