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差一點點,就差一點點自己就可以殺了楊廷和。可惜,終究自己顧慮太多,沒真的敢在乾清宮殺了他。
如果剛才自己能夠在乾清宮要了那老東西的狗命,老二你的在天之靈應該可以安息了吧。
江夏心中默默的跟朱厚照說了好多話,最終對著康陵的入口深深地鞠了一躬,江夏低聲自言自語道:“老二你放心,我很快就會送楊廷和去想你請罪。”
再說楊廷和這邊,雖然隻是幾記耳光,踹的兩腳。但是楊廷和的傷勢卻是不輕。
他都那樣一把年紀了,哪裏還禁得起江夏那樣打。如今一口牙齒幾乎全部掉光了不說,身體和臉頰骨也多處骨裂,同時還受了不輕的內傷。
楊廷和這一張口說話就會不斷地留口水,那模樣否提有多麼狼狽了。
在太醫院診治了一下自己的傷以後,楊廷和也出了皇宮。
回到楊府以後,楊廷和甚至都沒來得及修養一下,直接進了自己的書房。
剛剛在書房坐下,提起毛筆還沒開始寫字,楊廷和就聽見歐向東的聲音:“老爺,府外有人送了封書信來,說是鳳主想要見您。”
“不見!你讓那人回去轉告他家主子,就說從現在起,我楊廷和誰也不見。”
“是!”
隔著房門,歐向東還是能清晰感受到楊廷和的怒火。所以他連勸都沒敢勸楊廷和,直接應了一聲後就轉身離開。
而歐向東走出不到五步路,他立刻聽見楊廷和好像是自言自語,又好像是在對他說話一個般,說了一句:“誰也阻止不了我殺江夏的決心,我楊廷和若是不殺江夏,我誓不為人!”
僅僅隻是聽這麼一句話,歐向東就感覺自己恍惚間似乎看見了楊廷和咬牙切齒的模樣。
書房裏麵,楊廷和也顧不得全身疼痛,自己拿起墨條研了墨以後便開始拿著毛筆寫下了一封書信。
書信寫完,楊廷和把書信放在一邊,然後又提筆寫了幾封書信。
“來人呐!”楊廷和張口一喊,由於沒有牙齒,所以這一喊聲音有些變聲,口水還從嘴裏流出來滴濺到了衣服上。
剛剛去前院回完話的歐向東趕緊推門進來。
看見了癱坐在椅子上的楊廷和,歐向東關切地問:“老爺,您沒事兒吧。”
楊廷和搖了搖頭,嘴唇以很小的弧度動了動:“沒事兒,江夏沒死之前,我還死不了!”
說完,楊廷和把麵前的幾封信一推,說道:“立刻派人把信送出去。”
歐向東走過去一看,信封上麵各自寫著“徽王親啟”“楚王親啟”“崇王親啟”。
全都是親王。
根據規矩。大明皇子成年後則封為親王,暫居京中,若三年內無所作為,則賜藩封地,為藩王;京中親王者,表現出眾可賜予親衛;親王中表現上優者可任宗人令、左宗正、右宗正、左宗人、右宗人。
一共五人,全都正一品的銜。
而楊廷和恰恰好就寫了五封書信,分送給的就是五為在宗人府任職的親王。
歐向東大概是明白楊廷和這是想要幹嘛了,他感覺點了點頭,拿著書信出去了。
宗人府掌管皇帝九族的宗族名冊,管理宗室內部諸事。權力說大可大,說小又可以被忽略到毫無存在感。
但是作為皇室能夠留在京師的五個親王,這五人在宗室的影響力絕對不可小覷。
楊廷和的在書信裏麵直接說了江夏今日於乾清宮無故毆打他的事,這件事從職權的範圍上來說,本不應該宗人府去管。
但楊廷和知道,五位親王接到這封書信以後一定會插手這件事。
原因有二。第一,現在皇上年紀尚幼,不能親理政事。江夏作為宰執,又身兼太傅一職,基本上就等於無人能夠製衡。
作為皇室宗親,這個時候就正是發揮作用的時候到了。代替皇上行監督之權,這是合情合理的一件事。
第二,這對於五位親王來說絕對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朱載江登基以前,但凡是有點兒勢力的藩王。例如興獻王、寧王等,全都被江夏給弄死了。而自從江夏扶朱載江登位以後,又意識的排斥皇室宗親參與國政,所以皇室宗親自從朱載江登基以來,地位每況愈下。
現在好不容易逮著機會來秀一把存在感了,五位親王怎麼可能放過。
莫說江夏這次是在乾清宮動手打的人,牽強附會的說還能和宗人府扯上一點兒關係。就算不是,他們恐怕也不會放過這插手朝政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