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想了一下後,點點頭:“好,沒什麼事了。若是各位也沒什麼事,那今天的朝議就到此為止吧。”
“是!”百官回應。
然後江夏轉身,麵相朱載江。
朱載江身旁的太監高聲喊道:“退朝!”
“恭送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雖然江夏隻是當著百官問了一句大明寶鈔的事,然後沒有多說什麼。但是百官卻不覺得有什麼問題,反而覺得江夏很厚道。
一項重大的施政舉措,自然不可能是江夏一個腦袋一拍就開始推行的,而是得經過反複商議,論證,經過各方各部同意以後才能施行。
江夏在朝上故意詢問楊一清,其實就是在給朝中的文武百官遞信,告訴他們他下一步準備拿大明寶鈔做文章,讓他們又一個心理準備。
能夠站在太和殿上的人,哪一個不是人精?江夏如此明顯的暗示,他們自然明白。
百官退走以後,江夏他們六個人照著慣例自然得陪著朱載江一起到乾清宮議事。
其實程序跟之前的沒有什麼區別。隻不過江夏的椅子變得寬大華麗了一些,同時位置擺在了朱載江那張龍案下麵,位置乾清宮正殿的中間位置。
將這的左手邊坐著的是李東陽和楊一清,右手邊則是楊廷和、王瓊、夏淵明。
大家先是十分快速的把方才早朝時沒能決斷的事決斷下來,然後便等著江夏主動提及大明寶鈔的事。
果然,奏折批閱決斷完畢以後,江夏開口說道:“各位,我準備重新發行大明寶鈔,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大明寶鈔已經廢止,大人重提此事意欲重開,可是已經有了良策?”楊廷和問道,竟然出奇的沒有反對。
江夏還沒來得及點頭,倒是楊一清先反對了:“我不明白此事有何必要,這大明寶鈔在百姓心中與廢紙無異,重新開設也不會有人使用,開設何用?”
江夏搖了搖頭,說道:“我倒不這樣想。”
“首先我的計劃是先以十兌一的通兌率,把民間的大明寶鈔全都回收回來,加以銷毀。然後重新印發新的大明寶鈔。
而新的大明寶鈔,會在全國各地的縣府裏麵開設分號,便於大明寶鈔通兌。
大明寶鈔不設任何大額麵值,暫時隻設一百、五十、二十、十、五、一六種麵值,便於流通。
然後頒布律法,但凡是大明寶鈔,永久在大明實行一比一的通兌率。各地分號,必須隨時接受寶鈔兌換。”
“那這麼做的意義何在?”楊一清問。
“建立新的經濟體係,使國家富強。一旦大明寶鈔開始正常流通,國家就可以源源不斷的印製大明寶鈔,國家就不會存在國庫空虛的狀況。
也許你們會說,寶鈔印製過多,會引起寶鈔貶值。那我承認,這是肯定的。所以為了緩解寶鈔貶值,我們就得進行對外傾售寶鈔。
我準備等大明寶鈔正式開始流通以後,開始在西北邊關,福建沿海海岸,同時開通邊市貿易。到時候貿易的主貨幣必須經我們調控為寶鈔,這樣寶鈔就會傾售到外族手中。如此,寶鈔也不會貶值,隻有升值的可能。”
江夏一說完,所有人都沉默了。其實他說的好多內容,在座的五個人都有些聽不太懂。
畢竟他們沒有經曆過成熟並且係統的金融體係,所以也就對江夏所說的內容沒有一個完成的,係統的概念。
沉默了好一會兒,楊廷和才說道:“說實話,大人有一些話下官並沒有完全聽懂,但是下官覺得可行。
反正大人既然已經考慮妥當,那我們就先大膽嚐試。在推行的過程中,如果出現什麼問題就立刻予以修正。如果事後證明此事不可推行,那大不了也就是再次廢止而已,並無甚影響。”
“什麼無甚影響?”楊一清眉頭一皺,道:“首輔大人不會不清楚,廢止一次大明寶鈔,老百姓會損失多少銀子吧?大把大把的寶鈔捏在手中,看起變成廢紙,這不是影響?”
“呃,楊大人教訓的是,下官短見了。”楊廷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