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二七章 亦力把裏是大威脅?(3 / 3)

夜空。繁星閃爍。圓月。皎潔明亮。

一對璧人兒,就這樣坐在涼亭之中,相互依偎著。一句話也不說,但卻能夠感受到濃濃的幸福。

次日早膳間,江夏把如沁的事當著眾人麵說了一遍。唯恐天下不亂的雪意興奮地拍這手,說道:“我早就知道姐姐她肯定逃不過你的魔掌,沒想到真的被你拿下了。你可有福了,姐姐修煉的《玉女九轉功》,你取她處子之身,恐怕自身真氣直入大鼎之境也說不定。”

“玉女九轉功?”江夏這還是第一次聽雪意說起,雪意笑嘻嘻地說道:“具體的我也不知道,我沒練過這門功夫。反正等你和姐姐圓房以後,你自會明白其中的奧妙。”

江夏終日國事瑣事纏身,所以練武並不算勤奮,一身武藝停留在九中鼎的境界也有一段時間了。

想那鍾彬如今都已經是六大鼎的人,境界甩開他不知道多遠。每每二人鬥嘴,鍾彬眼神一變,江夏迫於無奈每次都得立刻噤聲。

正午的時候,崔政義來到了逍遙山莊。

作為朝中要員,崔政義前來江夏自然得親自招待。

在中庭正院的大廳之中,一身便裝的江夏一走進去就拱手道:“崔兄,是哪股風把你吹到我這兒來了。”

崔政義也起身對江夏行了一禮道:“下官參見太傅大人。”

江夏頓時忍不住對他翻了個白眼,沒好氣地說道:“你再這麼客氣,一會兒我就不留你在我府上用午膳了。”

崔政義嗬嗬一笑,道:“好了好了,既然大人不喜我客氣,那沒有外人之下我就不再跟江兄拘禮了。此次前來所為何事,相信江夏也知道吧?”

“你都還沒說,我怎麼知道?”江夏愣了愣道。

崔政義拍了拍胸膛,道:“好險好險,幸虧我來了一趟。”

“你難道忘了,今天晚上是恩榮宴的開宴之日,你作為太傅無論如何都是要出席的。”

“哦哦哦......對對,我記得前兩日那誰跟我說過,哎呀,事情一忙就忘了。”江夏拍了拍額頭道。

“不過如此小事,又何必勞煩你親自前來通知我?”

“看來你最近真的是忙昏了頭,難不成你忘了。此次恩科取士,由於皇上年幼無法欽點狀元、榜眼、探花。所以就由你們六位顧命大臣負責此事,隻是如此有四個人選均有資格進入這前三甲之列,所以大家覺得在恩榮宴上稍作比鬥,以決出狀元、榜眼、探花之位。”

“哦,這個我記得。”江夏點了點頭,這件事他的確沒有放在心上,因為最後他一直專心在處理講武堂的事,根本就沒管科舉的事。

這件事楊一清跟他說過,他隻是隨口說了一句“請嶽父大人多多費心”,其餘就沒有再多管了。

崔政義從衣袖之中取出四份試卷遞給江夏,道:“這四卷就是那四位士子的試卷,你看看吧。”

江夏接過去,看了第一眼就明白了為什麼崔政義會親自跑這一趟。

崔政義放在第一張的試卷,上麵寫著:“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亦力把裏之威脅,恐更高於韃靼。”

很明顯,這張試卷並不符合科舉的題目,但是卻能進入四個侯選人之列,足以證明有顧命大臣欣賞卷中的論言。

江夏抖了抖試卷,耐心看下去。

這一看,頓時膽顫心驚。

試卷上分析:“現在大明皇上年幼,不僅有可能大明國內的文臣武將心思浮動,恐怕鄰國之中也會有人認為這乃是取大明江山的最佳時機。

一旦提及鄰國,可能大家第一時刻想的就是韃靼,而會忽略一直以來和大明交好的亦力把裏。

但實際上,亦力把裏本身的國力並不弱於大明多少,再加上它和瓦剌接壤。瓦剌經曆過土木堡之勝,一直都對大明虎視眈眈。如今最應該防備的,其實就是亦力把裏和瓦剌合作攻取大明。”

江夏把卷子一收,微微吸了口氣道:“我要立刻見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