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江夏走出對著那些姑娘們說道:“都去換身厚實一點的衣服,跟著大人進城去。”
“是!”姑娘們齊聲回應以後進山莊換了衣服。
出來以後江夏挑了幾個最為年輕貌美的跟他坐在同一輛馬車裏麵,然後一群人浩浩蕩蕩的回了昆明。
回到昆明城內後江夏直接住進了知州衙門裏麵,此處是他最新的辦案地點,而知州大人則已經因為牽涉在鹽稅貪墨案中已經被抓進了牢中,知州的職務暫時由知州衙門裏的同知代著。
回到知州衙門裏麵,楊一清跑來找江夏,他交了一大份名單給江夏,上麵羅列的全都是跟鹽稅貪墨案有關的人。
江夏掃了幾眼以後微微笑了笑,搖頭道:“那幾個老王八蛋還是不太老實啊,供出來的全都是一些小蝦米,真正的大魚他們竟然一個也沒說,真當我傻嗎?”
楊一清微微一驚,手中的名單已經機會囊括了二品以下每一個品銜的官員,居然還有大魚沒有浮出水麵?
江夏笑著對楊一清說道:“楊大人,麻煩你去告訴他們,京師裏麵的同案每個人價值一百積分。”
“一百?”楊一清又是一驚,因為在他的記憶當中:“一千兩銀子才算一積分,那一個京師裏的同案犯豈不就是值十萬兩銀子一個?”
楊一清點了點頭,然後問道:“那這些名單上的人怎麼辦?”
江夏微微一笑道:“四品以上的全都抓了,四品以下的發封信給他們,同時附帶上立功積分細則。”
楊一清立刻明白江夏這是什麼意思,此次的事牽涉了太多的官員,如果真的全都抓了整個雲南的行政體係基本就崩塌了,這樣一來雲南會出現大亂。所以唯一的辦法就是隻誅首惡,警告幫凶。
而江夏顯然也是這樣的想法,不過他又不想隨便放過那些從犯,所以將立功積分發過去,那些人心驚膽顫之下自然會將大量家財雙手奉上以圖平安,如此恐怕又是大量銀子到手。”
這一次雲南查鹽稅一案楊一清已經搞不清楚江夏抄了多少銀子,不過保守估計至少過了百萬兩。
百萬兩白銀!這是多麼大的一筆數字?在楊一清的記憶當中他記得前戶部尚書李東陽曾經跟他說過,本朝稅收最好的時候一年的賦稅銀子也不過才四百萬兩。江夏隨便查一下雲南鹽稅案就查出了大明一年賦稅的四分之一?
當然,想來這也正常。這一次被抄了家的鹽商、官員究竟有多少楊一清沒有去詳記,但總歸是不少人。江夏用立功換命法逼得這些鹽商和官員們不止交出了所有家底,甚至不夠還有人去讓家中的親人去親戚朋友那裏借,真正的抄家抄的幹幹淨淨。
在接下來的半個月裏,整個雲南府都不得安寧。四麵八方的官員凡是收到了江夏書信的人全都來到了雲南府。
他們也不上交銀子,隻是來報自己預備上交的銀兩是多少。因為罪行大小不同,積分的要求也不同,所以他們上交的銀兩數目也不盡相同。
每一個上報的官員首先會記一個過失,這樣基本仕途就已經完了。然後會錄一份口供,這樣做事叫做有理有據。最後會簽一份承諾書,承諾會上繳多少銀子。
完成這些以後江夏再分門別類的做好賬目,接著就將承諾書謄寫一個副本交給當地的官員。這些官員眼看著整個雲南出現了大量官職空缺又怎麼會不好好努力表現,他們就是最佳催賬員,保證會一文錢都不漏的將銀子收繳上來。
然後這些銀子稍後依舊會有錦衣衛來負責接手押送進京,而江夏隻需要帶一個賬本回去就行了。屆時銀子到了拿出賬本核對一下,缺一兩銀子江夏都會讓他們十倍吐出來。
眼看著就要到重陽節了,江夏沒想到自己剛剛新婚卻一出門就出來了這麼久,他算了一下時間心中希望自己還能趕得及回去和自己的兩位嬌妻一起過重陽節。
有了家就有了牽掛,果然是如此。
雲南的事總算是圓滿結束了,這一日朝陽升起之時江夏帶著謝覃、譚向東他們這些罪魁禍首開始往京師走。
這一次回去不像來時隻有他和韓慕楓兩個人,同行的還有楊一清和他那三千鐵騎,以及幾個從錦繡山莊裏麵搜羅的姑娘們。江夏這次沒再騎馬,而是坐著一輛大馬車,馬車裏鋪著羊毛的地毯,除了他以外還有五個他親自挑出來的美人。
有佳人相伴,旅途似乎也沒那麼寂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