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學道(1 / 2)

翌日清晨,雞尚在鳴,何平便已踏上了前往鎮學堂的路,一日之計在於晨,人初醒之時正是精氣神最飽滿的時機,此刻不論讀書或是做別的事都會事半功倍。

雖說天剛朦朦亮,但紹陽鎮人也熙熙攘攘了起來,叫賣聲,談話聲,馬蹄聲,笑聲,讀書聲此起彼伏。

錢夫子正一個個地檢驗學子的溫習情況,昨日布置的便是回去溫習《中庸》前兩章。

《中庸》何平自然早已熟記於胸,夫子詢問之時自然也很快地將“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背誦出來,錢夫子看起來笑意吟吟,許是對何平很是讚賞,但何平的心思早已不在此處。

他猛然發現,唐寺的座位上竟空無一人,須知唐寺以前可從未遲到或是無故不來學堂的。

正在何平發愣之時,錢夫子已走上講台,笑道,“各學子勤奮向學,吾心甚慰,今日便再學《中庸》後二章。”

夫子翻開講義,又突然想起了什麼似的,停頓片刻說道,“唐寺同學因家中有事,此後便不再來學堂了。”

“家中有事?難道是有家人病故了嗎?”

“今日早些時候,我看見唐寺背著行囊出城去了,不知去幹什麼了。”

“許是去遊學了?”

“遊學?哪有我們這等學童去遊學的。”

“是去學道去了。”

好在有一個知情的學子徐明打斷了大家的竊竊私語。

“學道?”何平心裏一驚,急切地等待著徐明接下來的話。

“學道去了,去清水山了,不過唐寺此人哪有修道的緣分,多半在山下打雜一年半載就回來了,不讀書跑去學道,屬實愚不可及!”

“學道是去當仙人嗎?”

“當什麼仙人,沒見識,學道便是學道,是當道人的。”

“我想起來了,我爺爺曾說過清水山上確實是有仙人……”

學子的討論被錢夫子的斥罵聲打斷了,仙人之事顯然離得他們太遠了,就算再感到驚奇也不可能誰都能做到像唐寺那樣,不顧學業隻身前往清水山去探求飄渺無跡的仙緣的。

何平默不作聲,煩躁地翻著手中一本老舊的《中庸》,書。寫滿前人的編注,這書經了許多人之手,也是何平在一處偏僻的書攤低價購得,往日愛不釋手,今日竟有些心不在焉了。

他此刻腦海中嗡嗡著同學的話語,仙緣,學道在他腦中回響,仙人也是由凡人變成的嗎?那我能不能成為仙人呢?

放堂之後,何平立刻去找到正收拾書本準備回家去的徐明。

徐明家裏也是住在鎮上,乃是邵陽徐氏糧行的嫡子,家財萬貫,他家中本是想送徐明去更大地方的私塾讀書的,但後來不知道什麼變故,使其留在了邵陽,平日裏他和唐寺交際不少,因此他知道唐寺的消息也在情理之中。

“徐明兄,敢問你今日所說是真的嗎?“何平的年紀令他難以掩藏心思,焦急地詢問道。

“哦?莫不是你也對那學道有意?”徐明行事雖不跋扈,但說話也頗為傲慢,他漫不經心地說道,“唐寺確實是去了清水山了,想來應該是去挑個一年半載水就回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