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真在假中藏(1 / 2)

這家做水晶的老板娘和小汝很熟,所以拿給他們的都是真貨,那神奇的如同發絲般的金發晶雕刻的葫蘆,那帶有仿絲質的光紋,黃棕色貓眼般的虎睛石珠串,還有綠幽靈瑪瑙,仿佛裏邊真的生長著水草一般的水草瑪瑙……一件件,一粒粒,都是那麼的神奇美麗,讓兩女不由得癡迷其中。

當然,水晶石最吸引人的地方,還要加上它和其他寶石比起來,明顯要低廉的多的價格,這讓她們兩個可以安心的放開手腳大肆采購。最貴的居然都沒超過萬元,還這麼絢麗多彩,不多買點更待何時?其結果就是,機器貓偷偷去結賬的時候發現,隻是這一小會兒,居然就扔了十幾萬出去!

這!這分明就是網購和超市的做法!又是跳樓價,又是大打折,讓你看著便宜,有用沒用的買了一大堆,結果多的都花出去了!

那老板娘看到付完了錢,吳迪還在拿著一件瑪瑙杯賞玩,不由笑道:

“這些都是機器做出來的,不稀罕。我們家裏還藏著一個祖輩傳下來的瑪瑙杯,是大清乾隆年間的東西,那才叫漂亮呢!”

她看到吳迪十幾萬眼都不帶眨一下的就花了出去,心中一動,想起了自家的那件古董瑪瑙杯,有人說是能值一百萬,可也有人說是一文不值,但是確實是很漂亮,不如找他試試?

“哦,乾隆年間的?拿出來看看。”

老板娘拿出來的是一件瑪瑙單螭耳杯,高7厘米左右,口徑是9厘米,底部琢陰線刻“乾隆年製”四字隸書款識。

這件瑪瑙杯為花瑪瑙質地,灰白色瑪瑙中有黃褐色斑紋。器為不規則圓形,一側凸雕一螭龍為杯柄,螭的雙前肢及嘴均搭於杯的口沿上,下肢及尾部與器外壁淺浮雕的桃花枝葉相互連接纏繞並形成器足。是標準的明代製式,雕琢技法亦為明代琢玉技法,可為什麼款識卻是大清乾隆年間的呢?

吳迪想起曾聽人說過,某些玉雕件因為沒有款識,曆史價值和商業價值都大打折扣,所以有些人就畫蛇添足的給它加了些似是而非的款識,以求賣個大價錢,沒想到今天還真見到了一件。

他將杯子放下,搖頭笑道:

“這件杯子從製式、技法上看是明朝的,但是落款卻是清朝的,很顯然是有人在故意作偽,我看多半是一件仿品。不過看著挺漂亮的,便宜的話倒是可以拿上。”

老板娘心裏咯噔一下,這件杯子是她男人花了三萬塊錢收上來的,博物館的人鑒定後的說法和吳迪的竟一模一樣,當時她還把男人臭罵了一頓。但後來又有人說能值大價錢之後,她就始終抱著一絲幻想,看能不能真的碰到一個冤大頭賣個天價出來。此刻看到這個年輕人竟一眼認了出來,不由得有些失望,說道:

“可是這件東西確實是祖上傳下來的,應該還是值些錢的吧?”

“當然!這件杯子還是有些年頭了,不過應該有人給你說過它的缺陷吧?要是沒有這個落款,可能還要更值錢些,可惜了。”

老板娘心裏發急,這個人真是的,一個勁的說東說西,你倒是說說它到底值多少錢啊?

“這件東西如果是我要的話,超過三十萬就不值得出手了,因為它很可能是民國的東西。”

老板娘鬆了一口氣,還好,雖然不值上百萬,但是也不象博物館那家夥說的那樣一文不值!這一下子翻了十倍,究竟賣還是不賣?

“那……小兄弟您看,能不能再給添點?你看它多漂亮啊!”

吳迪笑著搖了搖頭,

“漂亮的東西多了,比這個還漂亮的我隻要一兩千就能拿過來好多件。老板娘,東西不是這麼個賣法。”

老板娘訕笑道:

“要不,三十五萬?”

這件杯子確實是明朝的東西,其真實價值應該在一百五十萬上下,但是那個大清乾隆的款識卻讓人看著不舒服,所以吳迪認為三十萬已經差不多了,況且老板娘又不識貨,他看在小汝的份上,沒有直接開價五萬、十萬,就已經算是厚道人了。

最終,老板娘讓步了,三十萬成交,讓吳迪又撿了一件稀罕玩意。

“這個村子都是做阿富汗玉的,看不看?”

阿富汗玉學名“大理岩”,又稱大理石,並不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真正意義上的玉器。之所以稱為玉,主要是為了吸引更多人的購買,其價值相當低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