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三國(1 / 1)

我出生在廣東東東北部山區一個叫做豐嶺村的地方,那裏貧窮落後,小時候,最開心的事情就是聽我父親講三國故事。

我父親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除了種地外,他的愛好就是看書。我們家一貧如洗,但書卻是最多的,以至於後來我們全家都愛看書,這種愛好可以影響好幾代人,比如我十歲的兒子,在他隻有五六歲的時候就可以靜靜地看上幾個小時的書,以至於後來,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可以安靜下來看書。在他7歲的時候,他基本把中華五千年的曆史囫圇吞棗地大略了解了。

有一次,我問他:你喜歡什麼朝代?

“我喜歡三國啊”

“你最喜歡三國裏的誰?”

“陸遜”

“為什麼?”

“喜歡陸遜的白衣過江”

“啊,原來你喜歡偷襲啊”

“嗬嗬”

沒錯,我的父親是一位三國迷,家裏那本《三國演義》不知讀過多少遍,而最讓我以及村子裏的人們記憶最深刻的便是父親講三國。

小時候,農村缺乏文化娛樂,也還沒有普及麻將之類的,電視也少,而且基本都固定幾個時間點看,比如晚上8點的電視劇檔。大家吃了晚飯沒什麼事,在一起也就是說說家長裏短,說多了自然無聊,這個時候那些個鄰居便催促著父親講三國。

“金哥,講三國吧”

“金叔,說下三國大家聽聽”

還有更聰明的:

“金叔,你說諸葛亮跟司馬懿哪個更厲害?”

這種誘惑式的提問往往更見成效,父親便憨笑一下講了起來,這一講就是一二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

父親,是一個結巴,說一句話中間總要停頓,張大嘴巴幹著急好一會才能拐過彎來,但是他講三國故事的時候卻異常流利,這倒是奇怪。

有一次,父親講孔明的故事,講孔明如何如何厲害。講完了他們還要再聽,於是父親便又講了一段,這一次把孔明換成了諸葛亮,講完了,大家都沉浸在諸葛亮的智謀故事裏。這時候,一個跟父親差不多年齡的鄰居感慨道:想不到孔明厲害,諸葛亮更厲害!頓時引得大家哄堂大笑起來。

因為從小沉浸在三國故事的緣故,我對三國的感情很深,對三國曆史也最為熟悉,一直想為三國寫點什麼。

現在,《我和胖子闖三國》來了,謹以此書獻給我酷愛三國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