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朝堂還是那個朝堂(2 / 3)

“死東西,叫你不聽話,叫你……”

老人本還要打,卻舍不得打下去,因為大孫子不哭反笑,手裏舉著水袋。

“長命水,爺爺快喝。”

老人一把將裘真摟在懷中,老淚縱橫的說道:“真兒是爺爺的命根子,爺爺不求長命百歲,隻求真兒健健康康……”

隻見裘真掙脫爺爺懷抱,指著身後先生和漂亮姐姐說道:“爺爺,看真兒把仙人帶回來了。”

老人家這才注意孫兒身後的確跟著外人,忙不好意思的說道:“小老兒失禮了,讓貴客見笑了。快進門喝口水……”

家無長物,磕了牙,缺了口的水碗,卻也拿不出三兩隻。

老人麵有愧色,隻能一個勁兒的說著,讓貴客見笑,賠禮道歉的話。

李太平是過慣了苦日子的,隻見其接過水碗一飲而盡,開心的笑道:“透心涼,舒服。老人家您快坐,別忙活了。”

老人一輩子沒見過什麼大人物,卻也曉得,眼前三位絕非普通人。就二女長相氣質,又豈是普通百姓家能有的。

當老人聽說了孫兒與先生相遇的經曆,老人家頓時心裏一動,忙拉過裘真。

“還不給先生磕頭,沒有先生哪還有你小子的狗命。”

裘真依言扣頭,剛要起身,卻又被爺爺按住。看著爺爺板著臉,裘真瞪大了眼睛,不知為何。

“傻小子,給先生磕了頭,就不知道給師娘磕頭嗎。”

李太平明白老人家的意思,卻沒有攔著。裘真這孩子他是很喜歡的,隻不過會不會成為他李太平的正式弟子,卻還要看看。

太平道一脈單傳,收徒向來嚴格,品性不端者一律不收,哪怕武道奇才。

“這孩子和我有緣,就先跟著識文斷字,學些粗淺功夫吧。”

老人家大喜,忙要磕頭感謝,卻被李太平一把扶住。

“能不能入我太平道,還得看這孩子將來。若是不能成人,頂天立地,所學我是要討回的。”

裘真此時才明白是怎麼回事,小腦袋搖的跟撥浪鼓一樣。“我不要,我得給爺爺養老送終,沒有我爺爺喝了長命水,也無法長命百歲的。”

老人家臉色一變,叱喝道:“又不聽話,找打嗎。”

一旁的獨孤清清拉過裘真笑道:“傻孩子,你可以帶著爺爺一起走啊。先生家裏大著呢,哪裏住不下你們祖孫二人。”

慕品山板著臉,嚇唬道:“以後不聽話,可不止爺爺會打,我這個師娘也是會打人的。”

李太平要收徒,不僅緣分到了,更重要的是,太平道實在是香火不旺,加上聶三禮也才二人。更何況他那個師兄就是個不靠譜的,若是今天他不幸戰死,怕是太平道的香火就要斷了。

未雨綢繆,不能大雨來了才想起來找傘,那就晚了。

回家的路,多了一老一小,想做那神仙之事卻也不可。畢竟老人家可不是小孩子,驚嚇過後還能不能有命在可是兩說的。

今年的開春比往年都要晚,這不到了七月,大興城周邊的麥子才彎了腰低下頭。

大乾各地,收成不好已成定局。缺糧是顯而易見的,怕是這個冬天會餓死很多人。可是誰會在乎呢,大興城裏那些富貴人家,現在隻擔心一件事。城外那十五萬大軍會不會打進城來。

蜀軍數日前前打到大興城下,城外的麥子現如今已然不屬於百姓。老百姓吵著鬧著希望朝廷出兵,可呼聲再高也沒用,因為皇城裏的那個婦人不點頭,一切都是枉然。

彭庚切數次入宮,希望可帥軍擊退蜀軍,卻都被皇後以戶部無錢糧給打發了。

皇太後不想打碼,當然不是。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國庫空虛,拿什麼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