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一生水(1 / 1)

。水反輔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輔太一,是以成地。天地複相輔也,是以成神明。神明複相輔也,是以成陰陽。陰陽複相輔也,是以成四時。四時複相輔也,是以成滄熱。滄熱複相輔也,是以成濕燥。濕燥複相輔也,成歲而止。

故歲者濕燥之所生也。濕燥者滄熱之所生也。滄熱者四時之所生也。四時者陰陽之所生也。陰陽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

是故太一藏於水,行於時。周而或始,以己為萬物母;一缺一盈,以己為萬物經。此天之所不能殺,地之所不能厘,陰陽之所不能成。君子知此之謂道也。

天道貴弱,削成者以益生者;伐於強,責於堅,以輔柔弱。

下,土也,而謂之地。上,氣也,而謂之天。道也其字也,青昏其名。以道從事者,必托其名,故事成而身長;聖人之從事也,亦托其名,故功成而身不傷。天地名字並立,故過其方,不思相當。天不足於西北,其下高以強;地不足於東南,其上低以弱。不足於上者,有餘於下,不足於下者,有餘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