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更何況一個偌大的宗族了,它是有著多麵性的,並不是所有的族人都能得到公平的對待的。但是,哪怕是這樣,也大多沒有人會放棄自己的宗族。因為沒有宗族的人是受不到庇護的,哪怕是在族裏受到壓迫,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也比沒有庇護的下場要好上千百倍,起碼沒有外人敢打壞心思,這就是古代宗族的力量。
一個人若是沒有計入族譜,就如同風中浮萍般無處著落,像個孤魂野鬼一樣四處飄蕩,是很淒涼的。尤其是古人特別注重身後之事,活著的時候飯都吃不上,去世之後,也會傾其所有的給辦後事,要不哪來那麼多賣身葬父,賣身葬母的事情發生。
所以在古代,除族就是一件十分嚴厲的懲罰了,而族人更是少有自己主動出族的,除非什麼不得不出的,像是犯了什麼重罪,怕連累族中的,自己提出出族的之類的。當然,出族是族人自己提出的,比被宗族除族要好聽些。
有些不滿周歲就夭折的小孩子,不僅不能記入族譜,就連祖墳都是不能埋進去的,心疼孩子的人家會給孩子挑個好地方埋了,然後在廟裏點上一盞長明燈,給孩子祈福,希望孩子做鬼不要給人欺負,而且來世也能投個好胎。
將名字記入族譜之後,就表示小寶玉已經站住了,不會那麼容易夭折了,當然,這是在沒有什麼人為或者非人為的意外的情況下。不過現在有了加強版的通靈寶玉的保護,小寶玉想要有意外都難。
說來,劇情的慣性那是相當的強悍哇,在小寶玉能看清之後,就表現出了他憐花惜玉的特質。
小寶玉的奶娘都是經過千挑萬選的,除了身家清白,身體健康,身體無異味之類的這些最基本的要求外,更有許多其它的零零總總的要求。經過反複的挑選之後合格的奶娘,還被賈夫人喂食了一些對嬰兒有益的丹藥,所以在看不清的時候還好,小寶玉會乖乖的喝奶,而且胃口是相當的好,把自己養的白白胖胖的。
可是等他眼睛一看的清之後,壞了!
奶娘嘛,就是個喂奶的,又不是選美,五官端正也就是了,並不會要求人家是個大美女。而且話說回來了,要是個大美女,還用的著當奶娘嘛,就算是美女自己願意,她婆家也願意?她伺候的小主子的娘也願意?開什麼玩笑?一切長得好看的女人都是不能給自己家男人看見的!
好吧,其實慧敏郡主是根本不會關心這些的,誰叫她男人隻看得到她哪。但是真的,奶娘其實長得不醜的,去主子們跟前服侍的人,怎麼可能有醜的,真醜的人,主子們看了得多傷眼啊。所以,其實還是小寶玉的眼光太高了,看清奶娘的長相之後,就很不喜歡了,連奶都不樂意喝,一直推拒。
奶娘不知道他怎麼了,就一直抱著哄,小寶玉不會說話,就開始鬧騰,後來實在沒辦法奶娘就報給了慧敏郡主。這郡主雖說不是第一次當娘了,可這嬰兒語,她也聽不懂啊,於是隻能各種想辦法了,後來還是一個伺候的人靈機一動,讓奶娘把奶給擠出來了,郡主親自給喂了,小寶玉才消停。
後來經過多次試驗,慧敏郡主才哭笑不得的發現,自己的寶貝兒子,竟然隻喜歡親近漂亮的丫鬟們。哦,因為郡主大人長得也是很美的,再加上母子天性,所以也是被親近的那一個。
賈夫人聽說了之後,也是樂不得的,這小鬼,真是討打,坐起來都不會的一個小人兒就知道好看不好看了。又想想原身記憶裏的賈寶玉,好吧,跟這小家夥是一樣一樣的,隻叫漂亮的小丫鬟抱,不叫長得稍微抱歉點兒的嬤嬤抱。這也就算了,反正小孩子還小,說了他也聽不懂,打吧,誰舍得?
可是原身記憶裏的小寶玉長大點兒了之後,就四處討丫鬟們嘴上的胭脂吃,就叫賈夫人不喜歡了。不要說什麼男女授受不親之類的,小寶玉小,他不懂,那些丫鬟們還能不懂,她們自己送上門給小寶玉吃的,又怎能全怪在小寶玉的身上,而且一個小布丁萌萌的扒著小丫鬟們討胭脂吃,那樣子也是很可愛的。
小寶玉小的時候,丫鬟們可能就是看著好玩,故意逗他。可等小寶玉長成大寶玉了,她們還給他吃,那就是故意的了。她們要是不樂意,以賈寶玉的性子,隻會好言好語的哄著,還能強迫了她們去。
所以說,吃胭脂這個事兒吧,也不能都怪小寶玉,不能單從這兒看,就判定小寶玉是個色胚了,這對他不公平。賈夫人始終認為,小寶玉就是個孩子心性,一直都沒長大,這要是在小寶玉剛開始吃胭脂的時候,就想辦法斷了他這個愛好,也就沒那麼多事兒了!
而且吃胭脂這件事,它本身也叫賈夫人不喜歡,這胭脂是能隨便吃的嘛,尤其是丫鬟們能買到什麼好胭脂,小寶玉這麼愛吃,要吃出個什麼毛病怎麼辦,真是的,都沒人管管的嘛!
還有原身記憶裏後來賈寶玉做的一係列的事兒,都叫賈夫人無語,真是,小孩子不是這麼教的,真的,慣子如殺子啊!
這原身是真的疼孫子的吧?!她真的不是在毀孫子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