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山穀裏有仙人(1 / 2)

大楚國西南是一片連綿不絕的山脈,山脈一角,孕育著兩個與世隔絕的山村,兩個山村僅有一條與外界相通的小路,小路依山而建,很是險峻。

山路的盡頭,有兩條小溪孱孱流淌,這兩條小溪似有靈性,一路上時有交織,待流過第一個村子時,卻分別向左右兩邊流淌,這一來不僅保護了村子裏的人,還為村子四周積蓄了肥沃的土地,因此這個村子就叫了雙溪村。

雙溪流過村子後彙成一條小河,河水行三四裏,又流進一個村子,這村子不偏不倚,位於河流的一半處,所以就叫了河半村。

河半村有一千四百餘口人,但姓氏卻隻有寥寥幾個,其中馬姓是村裏的大姓,現任村長是就是馬家最有威望的人,馬仁懷。

其實這馬仁懷祖上並不姓馬,聽說是當時馬家無後,從百裏之外的段家抱養過來的,從此歸了馬姓,一直延續下來,如今竟成了大姓。

此時馬仁懷年過七旬,膝下有一個兒子,兩個女兒,兩個女兒早已經出閣,一個歸了周姓,一個歸了袁姓。兒子馬誠正倒沒給他丟臉,有四個兒子一個女兒。

馬誠正先後有兩個妻子,第一個妻子姓李,因為早產死了,其下有一個病怏怏的兒子,如今已經長到十一歲,名叫段浮生,至於為什麼會姓段,乃是馬仁懷遵循祖上的規矩,每隔兩代須得還宗。所謂還宗,就是每隔兩代,便要還一個段姓給段家。

段浮生是早產兒,長到至今也是弱不禁風,病病怏怏的,村裏的老人看得多了,斷言這孩子活不長久。

馬仁懷之所以讓大孫子段浮生還宗,是因為早前去鎮子上算過命,算命的說他孫字輩有一個克星,要是不做法事,會克死父母,甚至會生出更多事端。

對於算命先生說的,起初馬仁懷並不在意,不曾想,段浮生一出生就死了娘親李氏,不信也不行了,就讓兒子馬誠正去請那先生做法事。

法事做完,馬仁懷仍是整天疑神疑鬼,後來,說是晚上有仙人托了夢給他,讓大孫子改做別姓,又深思熟慮後,才讓大孫子改了段姓。

說來也巧,大孫子改了段姓,馬誠正又娶得雙溪村白氏,生下三兒一女,日子越過越紅火,這一來,馬仁懷對大孫子是克星一事就深信不疑了。

今年天氣很不一般,過了年一直下雨,已經連著下了一個月了,耽誤了不少農活,整個村子都在為此發愁。

從村子外看去,村長馬仁懷的家最氣派,茅草屋就足有七八間,此外,還有一個小院子,小院前砌著一排整整齊齊的石階,連日下雨,石階變得異常光滑。

院子後麵一間茅草屋遠看很別致,近看卻有些簡陋了,和茅草屋緊挨著的是牛棚,牛棚裏養著一頭大水牛,正臥在地上吧唧著嘴。

和大水牛為伴的,就是居住在一旁茅草屋裏的段浮生了。

段浮生身子單薄,隻穿了一件單薄的藍色粗布衣,洗得都泛白了,連日下雨,他原本蒼白的臉色被凍得有些許血色,他靠在門口坐在一個小凳子上,看著屋簷上滴下的雨水發呆。

段浮生九歲後就一直放牛,和大水牛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兩者就像是好朋友。大水牛很懂事,隻要拍拍它的脖子,它便會雙腿彎曲,讓段浮生騎在他的背上。

可是現在,段浮生的心情很糟糕,因為兩個弟弟要去鎮子上拜先生讀書,家裏商量過後,決定賣掉大水牛,大水牛和馬仁懷一樣,老了,幹不動活兒。

段浮生向來不討家裏人喜歡,特別是二娘進門後,處處遭白眼,雖然他不同意賣大水牛,可他根本沒有發言權。

雨漸停,外麵突然來了兩個人,都帶著蓑衣,等走進了段浮生才看清走在前麵的是父親馬誠正,後麵則是一個陌生的瘦子。

段浮生站起身來,心中很著急,他知道大水牛要被賣掉了,那瘦子多半就是牛販子。

他沒有出聲叫馬誠正父親,後者因為算命的事兒不讓他叫,怕折壽。

“白大哥,你看看,這水牛我們可沒虧待過,養得好著哩,你可出個公道價錢。”馬誠正圓頭圓臉,說話也很憨厚,可了解他的人都知道,這家夥精著呢,是一定不能吃虧的主兒。

“馬兄弟,瞧你說的,咱們誰跟誰,還能虧了你。”回話的瘦子姓白,是白氏娘家的人,自古買賣,熟人最不好說話,何況還沾親帶故的。

白瘦子一雙眼睛反複打量著牛棚裏的大水牛,愁眉苦臉,遲遲不肯報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