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楊銘要進縣學裏去的消息傳遍了整個靠山村,所有的人都在討論著楊銘。
“楊子那憨娃兒有出息咧!還能去做個讀書人!”
“就是咧!俺們老楊家墳頭冒青煙了!”
“這是人楊老實的造化!你幾個咋就沒這個命!人家這叫好心有好報!”
村裏說什麼的都有,但是大家都是對楊銘一家的羨慕,要說嫉妒倒是有一些,但是山村裏的人都是質樸人家,哪有那麼多的仇去造謠之類的。
不一會兒,靠山村的幾個德高望重的老人都找上了楊老實家裏,來看看楊銘這個好命的小家夥。
而楊銘這個時候卻跑到了自己常來發呆的小山包這裏,楊銘看了看周圍,發現沒人這才集中精神看看自己腦海中的那個天生神通明察秋毫。
亞聖孟軻曾對梁王說道:“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一個人的眼力都可以將鳥獸身上細微的毛發都可以看見,難道還看不見這一整車的柴火嗎?這樣的事情大王你信嗎?明察秋毫者,便是能夠看清細微之處。
顧名思義就知道,這是個觀察類的神通,楊銘集中自己的精神看著手中拿著的葉子,雙眼就像是蒙上了一層金光,很快,楊銘就能看清楚葉子上的所有脈絡,甚至還能看見葉脈中還在流動的水!一直到最後可以看到葉子的細胞壁框架才算完!
這不就是個顯微鏡嗎?!楊銘有些苦笑,別人的穿越福利都是逆天啊戰天之類的係統,再不濟也是個兌換,到自己這裏倒好,就一個顯微鏡,這有個什麼用?!
楊銘繼續實驗著自己的神通,看看能不能找出更多的可能性,直到最後精神力用光了,大腦一陣劇痛楊銘也沒發現什麼其他的地方!
實驗了好長時間的楊銘也發現了自己的一些異常,前世為了找一些農作物做實驗,甚至需要參考一些古籍,最為出名的幾本楊銘都看過,但是也僅僅限於看過!然而穿越過來之後楊明發現自己對這些東西卻是記得清清楚楚,甚至於每個標點符號都記得!
楊銘有些詫異,自己也看過論語啊,為啥就沒記住它!楊明反反複複的實驗了幾次,最後確認自己也就是記得幾本農業著作還有自己的研究,其他的,嗬嗬!
最後楊銘回到家裏,被眼前的一幕給嚇到了!
自家門前擺起了長長的矮桌,一張張平時不多見的坐席都放在矮桌旁邊,一堆的鄉村父老都做在一起,有說有笑,楊銘甚至都看到平時一點兒笑臉都沒有執掌族規的楊三爺都笑的像一朵花一樣!
“哈哈哈!咱們的讀書人回來了!“楊三爺眼尖,一眼就看見了楊銘,大聲地對大家說著,臉上的笑容一直不斷。
楊銘嚇了一跳,但是很快,就被熱情的村民給包圍住,一碗碗的酒都遞到了楊銘的手邊,楊銘看著這架勢小腿都有些發抖,這是要人命的節奏啊!
最後視死如歸的楊銘喝完了所有的酒,楊銘驚喜地發現自己卻是那種千杯不醉的體質,於是,靠山村的村民都被楊銘灌趴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