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燈河(3 / 3)

出了縣境,他想要再捂蓋,難度和代價,就會增加十倍。

而大宋朝廷對地方上,再垂拱而治,也不會允許官員們各自率領屬下束甲相攻。

無論誰先開了這個頭,都是犯了大忌。

沒有任何官員,敢於替他辯解,更甭提想辦法包庇!

可如果刺客不是周主簿所派的話,還能有誰?

擎張弩乃是軍國重器,民間甭擁有,就連製造,都是重罪!

如果是白連城和劉香主等人的爪牙,擅自去找韓青尋仇,他們又怎麼可能弄得到弩箭?

“縣尊,周主簿的兒子還有他的族叔,在門外請求見您!”正百思不解間,管家張寶,又挑著盞燈籠走了進來,低聲彙報。

“黑了?這麼快?”縣令張威楞了楞,看著外邊黑漆漆的夜色詢問。

隨即,不待張寶回應,他又迅速將話頭轉向來客,“他們找我什麼事情?你不是把周家的下人都放回去了麼?”

“是想要請您出麵,要求坊州李家放周主簿平安回家。”管家張寶伺候張威多年,知道他此刻最想知道的是什麼。左右看了看,低聲彙報。“我看他們周家,是準備跟坊州李家不死不休了。請您出麵,不過是走個過場。”

“械鬥?”張威又被嚇了一跳,雙手扶著桌案長身而起,“他們有什麼證據,能證明周主簿是被李家掠走的?如果有,倒是一個好消息。至少,那李家也算個地方望族,輕易不敢殺害朝廷命官!”

“恐怕是沒有!”管家張寶想了想,實話實,“隻是外邊謠傳,是周主簿派人去子午寨,射傷李巡檢的兒子。所以,李巡檢才派人過來,抓了周主簿去給他兒子報仇雪恨。但具體抓沒抓,卻是誰都不清楚!”

“胡鬧!”張威聽了,立刻抬手猛拍桌案,“沒憑沒據,老夫怎麼替他周家出這個頭?!還想組織族人,跟那李家械鬥!他們將官府當成了什麼?那李家又豈是肯吃虧的,他們敢越境去搶人,那李家就敢勾結當地官府,將他們當成流寇,直接殺個一幹二淨!”

拍罷,卻知道自己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置身事外。邁開大步,直接奔向縣衙正門,“你叫些人來,先幫老夫把周主簿的兒子和族長穩住。實在不行,就聽老夫的號令,將他們直接拿下!豈有此理,越境去械鬥,他們周家人眼中,到底還有沒有王法!”

“是!”管家張寶聞令,立刻提著燈籠去召集人手。才走出十幾步,頭頂上的夜空,忽然開始發亮。緊跟著,四下裏驚呼聲響成了一片。

“怎麼回事?”縣令張威和管家張寶,先後抬頭,恰看見,數以十計的燈籠,在半空中排成一長串,緩慢且穩定地,向縣城方向飛了過來。

每一隻燈籠,從地麵上看,都足足有西瓜大。

裏邊點著明亮的蠟燭,四周糊著與蠟燭一樣造價高昂的桑皮紙。

燈籠下,還有拖著一條條白色的絹布,隨著夜風,飄飄蕩蕩。

“孔明燈,哪個敗家子,如此糟蹋東西?”縣令張威見多識廣,立刻認出了燈籠的名字。

此物的製作方法,在民間廣為流傳,很多巧手匠人,都會打造。

但是,眼下既不是清明,也不是重陽,哪家人閑得沒事,竟然一下子放出這麼多孔明燈來?

況且想要燈籠飛得久,蠟燭就必不可少。並且,糊燈籠的,也不能是尋常紙張。

再加上燈籠下拖著的,用來維持燈籠高度和平衡的絹布,每一隻燈籠,造價恐怕都不下兩百文。

幾十隻燈籠,就是上萬枚銅錢!

花上萬枚銅錢,就為了圖個高興!這放燈籠的人,也太鋪張!

然而,如果放孔明燈不是為了圖個樂嗬,而是另有目的,就很難這筆錢花得敗不敗家了。

至少,此燈一出,全城之人有眼皆見。

三日之內,恐怕今晚的壯麗景象,也會傳得整個永興軍路人盡皆知!

猛然間想到,放孔明燈的人可能會另有圖謀,縣令張威立刻激靈靈打了個哆嗦。

隨即,他從原地一蹦而起,揮舞著雙臂,喊得聲嘶力竭:“來人,快來人。別管周家了,快,快去射燈。把孔明燈全部射下來,一隻都不準剩。”

“來人,傳本官的命令,今夜有誰敢私自撿拾收藏孔明燈,與窩贓同罪!”

“來人,趕緊去招呼周家,出動人手,幫忙把孔明燈全都收回來。快,快,遲了,大夥全都在劫難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