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關外一少年 騎牛入江湖(1 / 3)

東流逝水,葉落紛紛。

那一日,那一間在關外已經開了數十年的茶館也關上了門,上起了鎖,屋內寂靜無人,那茶館內的一老一少也全都不見了蹤影。

茶館內的東西還在,消失的隻有人。

突然的關門,倒讓不少人覺得有些不太適應,而那些過往的旅客,運鏢的鏢師,行走江湖的俠客們,也都沒了這麼一個能供人歇腳解渴的地方。

就連茶館的招牌“浮生若夢”的光澤也在不知不覺間也暗淡了下來,物終歸是死物,沒有了人氣,留下的可不就隻有死氣沉沉了嗎?

鳳鳴關外的路上,那一頭青牛依舊馱著沈知意,按照它熟悉的線路,正在往白鶴城的方向駛去。

而這一次,沈知意與以往截然不同,他脫下了青色長衫,換上了一身青色便裝,將披肩的長發束起,也終於將自己的容貌全部露了出來,這時才看見他脖子上掛著的掛墜,但掛墜藏於衣服裏,看不清楚掛墜的模樣。

除了那幾分天生自帶的慵懶之外,從他眉宇間看去,倒是像一個風流蘊藉的美少年。

他挎著行囊,腰間係著酒壺,身後背著兩把劍,一把是他師父留下的“星落”,而另一把則是自己佩劍,名為“斷水”,斷水雖比不上星落,但是斷水這把劍,沈知意早已經使得得心應手,若想要真正的駕馭星落,或許還是為時過早。

搖搖晃晃間,那青牛便馱著沈知意進了那白鶴城,這座雖算不得繁華,卻也富足的地方,至少百姓得以安居,人人得以樂業。

沈知意抬眼望去,卻瞧得在這條正街的前麵正熙熙攘攘地擠滿了一堆人,那一堆人歡呼雀躍,聽聲音似乎是在歡呼、喝彩。

白鶴城的正街許久未曾有過這麼熱鬧了,沈知意拍了拍牛背,笑道:“檀夏,走,看看熱鬧去。”

沈知意本身並不是什麼愛湊熱鬧的人,隻是碰巧遇到,倒還是勾起了他的好奇心。

“哞……哞!”那青牛又叫了兩聲,便挪動著腳下四蹄,朝著前方的人群走了過去。

人群人山人海,密不透風,根本就連個落腳的地方也沒有,更別說擠到人堆前邊兒去了。

沈知意索性讓檀夏停於人群外圍,直接站在了牛背上,居高臨下,倒是看了個一清二楚。

隻瞧見在人群的中央有兩人,一男一女,一老一少,老的是那個漢子,年輕的是那個姑娘。

隻瞧見那漢子臉上畫著一臉譜,花花綠綠的,沈知意也看不出這是什麼玩意,正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沈知意這樣的外行人跟著群眾一起樂嗬樂嗬便就不錯了。

隻瞧那漢子雙手一抹、一扯,用嘴這麼一吹,都能變幻出不同的臉譜出來,在沈知意的眼裏,這可是個新鮮玩意兒,不由得竟然看入了迷,不管他如何聚精會神地觀察著,卻絲毫看不出破綻,就像是憑空變出來的一樣,短短的時間裏竟一口氣變了十幾張不同的臉譜出來。

直到最後,那漢子將衣袖一揮,自己的本來麵目才終於露了出來。

那漢子麵容蒼老,卻孔武有力,單單從外表上來看,莫約是五十多歲的年紀,和尋常上了年紀的人並沒有什麼兩樣,他的身體也依舊矯健,看上去並無甚不妥。

而他身邊的那個姑娘,身著一聲紅衣,看上去卻年輕的很,或許比沈知意還要小上幾歲,容貌雖談不上美的沉魚落雁,卻也算得上是秀麗,看上去小家碧玉的樣子,也算是個美人。

“好!好!好!”

隨著漢子的表演結束,周圍的群眾便傳來了各式各樣的喝彩聲。

“各位看官,我師徒二人初到貴寶地,在此獻醜了!”漢子拱手作揖,衝著周圍群眾行禮,道,“我師徒二人隻想掙個過路盤纏,有錢的捧個錢場,沒錢的捧個人場,在下在此謝過了。”

話音一落,隻瞧見一個接連著一個的銅板從人群中飛了進去,在那漢子一聲又一聲的“謝謝”中,站在他身旁的那姑娘便俯下身子,一個接著一個將地上的銅板撿了起來。

就在此時,在人群的中央投擲出來的賞錢,與其他人都不相同,不是一個兩個零零散散的銅板,而是整整一貫錢,“啪嗒”的一下丟在了地上。

那漢子見著了,笑逐顏開,連忙附身將地上的那整整一貫錢給撿了起來,雙手捧於手心中,拱手作揖,以笑臉相迎,道:“多謝這位爺。”

隻瞧見在幾個身著家丁服飾的人的擁護下,擠得密不透風的人群硬生生地被逼出了一條道出來。

一身著華麗、樣貌堂堂的公子哥在周圍隨從的擁護下走了出來,他輕輕搖著手中折扇,慢慢地朝著人群中央的那老漢走去。

不知怎的,在沈知意眼中,一瞧這個人就知道他肯定是什麼紈絝子弟,給他的感覺就像是天下紈絝子弟都這一個德行。

隻瞧那公子哥麵露笑容,看向老漢,道:“我這錢也給了,你總得告訴我你這臉是怎麼變的吧?不然我這錢不是白花了?”

老漢隻好賠笑,道:“這位爺,技不外傳,海不露底,千兩黃金不賣道,十字街頭送故交,金盆打水,銀盆裝,原量,原量(原諒),這位爺,這是吃飯的東西,還望高抬貴手。”

那公子哥身後跟著的一個家丁突然朗聲道:“你這老小子,別敬酒不吃吃罰酒!”

那姑娘見狀下意識地就想將這老漢攔於身後,哪知那老漢朝著那姑娘揮了揮手,示意她不要上前。

那公子哥輕搖折扇,慢慢直起身子,笑道:“既然如此,我也並不是什麼蠻不講理的人,我也就不為難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