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曆史,與史書中所記載的秦國沒有絲毫關係,異世界】
大秦,鹹陽城。
上至王公大臣、下至販夫走卒,皆在慌忙躲避戰火的硝煙彌漫。
時值秦皇楚二年,五國聯軍率兵百萬,攻破函穀、重泉、洛陰等七十二城關,半壁江山淪陷。
上將軍蕭焱戰死;
劍聖葉不凡因刺殺趙將龐玄不成,身中萬箭而死;
相邦呂淵奉命傾舉國之師拒敵主力於櫟陽,亂戰之中不幸被流矢所傷,至今昏迷不醒...
趁此機會,聯軍悍然分兵,一路繼續與秦軍主力對持,另外一路直逼帝都鹹陽城。
大秦...
已然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性時刻。
章台宮。
文武百官、宗親外戚等,皆誠惶誠恐的矗立在大殿之中,不敢目視高高坐在龍椅之上的現任秦皇嬴楚。
“而今敵軍隻需三日,就可抵達鹹陽,諸位臣工,可有破敵之法?”
他心懷憂慮。
剛登基不足兩年,便遇到了秦國百年未有之變局,實在是讓人感到有心無力。
擔任內史的蒙熙突然毫無征兆的朗聲作揖道:“臣,請移聖駕,利南方天險,用以阻敵!”
人家聯軍都已經快打到家門口了!
如果不南下遷都,難道還要等死不成?
話音剛落,百官皆異口同聲的高呼道:“臣等請移聖駕!”
誰都怕死...
蒙熙乃是三朝老臣,對大秦王室忠心耿耿,因其迂腐,平日裏,大臣們並不喜與之親近,甚至隱隱還有些仇視。
就是這麼一個迂腐的人,現在也學會妥協了,該保命的時候就要保命!
不僅是他一人有了變化,就連平日裏相互競爭的朝中四大派係,都在南遷一事上,展現出了史無前例的默契合作,可見,現在的情況,究竟有多麼危急了。
大家夥都想著活命,便暫時將利益競爭放在一旁。
秦國昭襄帝駕崩之後,孝文帝繼位,可是他隻做了三天的皇帝,便因病逝世。
其子嬴楚登基,由於秦國未從二帝接連駕崩所產生的政治動蕩中恢複元氣,從而被各國聯盟找準機會圍攻。
此刻,目視群臣的嬴楚深深皺起眉頭,雙拳牢牢握緊,心中似有怒火燃燒。
倘若南遷,先別論是否能守住餘下半壁江山,且說今後之史書將會如何記載自己?
百年之後,又有何等臉麵去見曆代先皇?
就在這時,他突然看到太子‘嬴慶’並未附和百官聲勢,內心中逐漸生起幾分欣慰,問道:“太子,你乃我大秦儲君,今日國難當頭,可有良策退敵?”
嬴慶神情沉重,思索良久,無奈下跪道:“兒臣...兒臣與諸位大臣意見相同,請移聖駕!”
他的背後,站著宗親與外戚的勢力,這兩者乃是朝中四大派係之一。
太子這一下跪,帶動了所有的宗親與外戚,眾人紛紛效仿,陸續跪在地麵,口中所言,皆是讓嬴楚移駕。
這一刻,胸懷壯誌的秦皇萬念俱灰,心中糾結,難道真的無力回天了?
確實無力回天了!
嬴慶暗道:“連丞相都要敗了,誰還能阻擋敵軍鋒芒?鹹陽城要是破了,大家都得死!目前唯有南遷才能謀得一線生機!
要是一旦真的南遷,肯定是會前往陪都雍城。
而雍城有著母後與祖母太後的勢力存在,屆時本殿下必將如日中天,什麼三皇子、四皇子,什麼軍方和朝政新銳,都無法與本殿下相爭!”
想到這裏,太子的目光更加堅定了。
留在鹹陽隻能是一個死,回到雍城,宗親與外戚的能力將會發揮到最大,也是最有利於自己,到了那個時候,誰還能影響到自己的太子之位?
至於其他幾位皇子,對南遷的事情也沒有什麼異議。
畢竟,國都快沒了,眼前保命才是最重要的,哪怕到了雍城要受製於人,也沒有關係,反正隻要能活著,一切就還有機會。
可是他們的父皇嬴楚卻心有不甘,隻見他從龍椅上豁然起身,勃然大怒道:“朕養著你們有什麼用?移駕移駕,說得好聽,將來遺臭萬年的,畢竟不是你們!”
殿內眾人頓時忐忑不安,瞬間統統跪地不起,此後,整座大殿內寂靜無聲。
唯有緊張壓抑的氣氛在持續蔓延著。
等等...
還有庶出的大皇子嬴川在巍然矗立著。
此刻,他就像是一座大山,讓注意他的眾人感覺到了何為高不可攀。
就在這時...
‘嗝——’
嬴川忍不住的打了一個酒嗝。
似可熏天的酒氣讓不少人都不約而同的捂住口鼻。
大秦皇帝嬴楚見到這一幕之後,心中猶如怒火衝天,氣急敗壞道:
“好膽兒!好膽兒!正值家國危難之際,朝臣議事之時,此子竟不思報國,公然酗酒!且在此殿內出此醜相!氣煞朕也,朕要殺了此子祭天!”
“.....”
“陛下不可,大皇子雖然頑劣不堪,紈絝成性,禍害鄉裏,但是他再怎麼說,也是我大秦的皇子,並無犯下謀反或不孝之大錯,殺不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