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孤峰(1 / 3)

這世間多山川,星羅棋布,千奇百怪。雖不能言語,不能移動,卻儼然是人間氣象之集大成者。

透過陣陣空間漣漪,茫茫大海上出現了一座山。山上密林成蔭,層層掩映。普普通通,並無特色。

山林寂靜,少有狼虎之屬,便多馬鹿之流。這些山中生靈往往喜歡三五成群,聚集在一口清冽池水畔嘻戲。或俯身汲水,或引吭而歌。呦呦鹿鳴,食野之蘋。總之都各自有各自的閑適,各自有各自的活法。

一個小村子,就坐落在半山腰處。已是晚飯的時候,約莫十幾戶人家的村子家家戶戶都開了灶。故而偶有禽鳥一聲長鳴,飛掠而過,撩撥起縷縷炊煙,宛若妙齡女子,姿態萬千。

卻說那炊煙升起處,一行竹木草屋漸次排開,在這山中少有的平曠地帶,屋舍儼然,鱗次櫛比。有母雞時時啄地,帶著一串雛子揚長而過,有黃狗臥於屋前台階,在稀碎的陽光底下打著盹兒,還有幾隻小蒼蠅盤旋著圍繞在田邊老牛的屁股上,被幾尾巴掃得七零八落。

牛背上躺著一個眉清目秀的孩子,約莫十二三歲。頭枕雙臂、翹著二郎腿,嘴裏叼了根狗尾巴草,正望著深藍的天空愣愣出神。

夥伴們都已經回家了。

孩子輕嚼幾下,草根滲出的汁水略微有些苦澀。這讓他想起田姨家有塊田的旁邊,長了一簇銀色的草,會動,雖然差點刮傷自己,但是流出的汁液竟然出奇的甜。

他記得有天晚上偷偷溜到小湖那邊,看到一頭渾身散發著淡淡熒光的漂亮小鹿正在咀嚼一株似火焰燃燒的花。當時孩子好奇不過,偷偷溜過去撿了點殘根剩葉嚐了嚐,結果差點沒辣得哭出聲來。

他還記得上周在一棵形狀奇特的樹上摘了一串果子,一行人差點被那樹上的蜜蜂抬走不說,連一口牙都要被這果子酸掉了。

雖然有些狼狽,卻也趣味橫生。有些東西,不親自去嚐試嚐試,怎知其中滋味?

“小浩子,在想什麼呢?”就在這時,一個頭戴鬥笠的老伯笑著走了過來,順手揉了把老牛。老牛哞了一聲,尾巴甩得越發歡快。

孩子回過神來,跳下牛背。他嘿嘿一笑,也不解釋,叫了聲“黎伯伯!”後,就隻睜著一雙澄澈眼眸笑望著老伯。

“行了,時間不早了,先回去吧。你娘該惦記著你了。”老伯笑著塞給孩子一包村頭買來的糖。拍了拍孩子的屁股。

“結實!”

“謝謝黎伯伯!”孩子咧開嘴嘿嘿笑,朝老伯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就一溜煙兒,撒開丫子跑了。老伯見狀隻是一笑,顯然是習慣了小家夥的風風火火。

誰的年少不蓬勃?

望著小家夥離去的背影,本名黎鑄的老人沉默著從隨身攜帶的煙袋子中掏出一撮煙草和一張黃紙,熟稔地卷了根煙塞進嘴裏。然後兩指輕輕一搓煙頭,升起一縷煙氣。

老人眯起眼,狠狠地吸了一口,再緩緩呼出。不一會兒,這裏就變得雲遮霧繞起來,令人捉摸不透。

煙還是一如既往的好抽,隻是想過幾天太平日子,恐怕都要不容易了。

————————

在村裏祠堂內,一座八仙桌,圍繞著擺了四張太師椅。有三張坐上了人。是兩個中年男子和一個老嫗,三人皆氣象不顯,看不出深淺。

“情況怎麼樣了。”老嫗咳嗽了幾聲,沙啞開口

“漣漪頻起,為窺探之兆。”一位覆玄色麵甲、披散頭發的黑袍人回答道。這位看起來最年輕的男子此時正手掌一輪星盤,星盤周遭蕩漾著些許漣漪。

“也不知是何方通天人物,竟還能尋得此地。”剩下的那位儒衫中年男人低頭頷首,似在閉目養神。這時卻也開口說話,言語間有些冷冽。

“村長可莫要忘記了,那孩子是從何而來。”老嫗嗤笑一聲。

“以那孩子的到來為始,山中異象頻出。凡人自是不可見,可對於你我修士而言,難道不若是平地驚雷?”

儒衫男子聞言有些啞然,他皺起眉頭。

“一個孩子,生來本無罪,又為何要讓其受那饑寒交迫之苦?難不成我們連這點行善積德的能力都不具備嗎,那麼空有一身修為,又有何用?”

老嫗沒有回答。

儒衫男子言罷起身,搖搖頭,準備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