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愛侶最後歲月(1 / 2)

19年8 月, 奧莉維亞在參加完她生平最後一次社交活動後,終於病倒在床上。

19年8 月11 日早上7 時, 馬克·吐溫突然聽到一聲尖叫, 把他給驚醒了。他發現奧莉維亞正站在臥室的另一邊, 靠在牆上, 支撐著身子, 一邊喘著氣說:"我要死了。"他把她扶回到床上, 請來了一位紐約醫生倫納德博士。他說這是神經衰弱, 除了絕對休息、安靜、細心護理, 沒有其他的辦法。

醫生莫法特博士每天來一兩次, 每次待幾分鍾。要是需要醫療方麵的謊話, 他一定忠實地提供。當那位經過訓練的護士值班的時候, 她也要說必要的謊話。這些謊話都是屬於善意的謊言。他們希望這些善意的謊言可以暫時緩解奧莉維亞的病痛折磨。

克拉拉每天值班三四個小時, 她每天要把1個危險的真實情況埋在心裏, 並用神聖的謊話搶救媽媽的生命, 給她以希望和幸福。

而馬克·吐溫在奧莉維亞的臥室裏什麼消息也不講。他每天隻能進臥室一次, 每次隻有兩分鍾, 而且護士還站在門口, 手裏拿著表,到時候便請他離開。因為他們怕馬克·吐溫待的時間長了會影響奧莉維亞的休息, 那樣將會加重她的病情。所以他們采取了基本的隔離治療的方案。

由於需要隔離治療, 馬克·吐溫每天隻能靠通信, 與隔一間房子的妻子聯係。馬克·吐溫的臥室在夫人臥室的邊上, 中間隔著一大間浴室, 他不能跟愛妻講話, 不過他可以寫信跟她聯係。每個晚上, 他把一封信從浴室門下塞進去, 她的床就靠門邊。信上沒有牽涉到當前情況的消息, 對她不會有什麼害處。

奧莉維亞用鉛筆寫下回信, 每天一至兩次。一開始還寫得較長,但是, 隨著時間的推移, 她的體質更弱了, 她隻能在小紙片上寫著顫抖的字, 來表達她的愛, 直到她去世的那一天。

19年6 月5 日星期日晚, 奧莉維亞永遠地離開了她深愛的丈夫和孩子們。

喪失心愛的人生伴侶的哀痛, 不能不表現在作品的部分內容中,請看下麵這段:

這麼說, 你就要走啦, 以後再也不回來啦?

對, 他說, 我們長期以來情投意合, 相處得快活, 兩個人都很快活; 可現在我得走啦, 而以後我倆再也見不到麵了。

這是在今生今世, 可是來世呢? 我們肯定會在來世相會的吧?

這時, 他非常平靜而嚴肅, 作出了不可思議的回答:

根本沒有什麼來世。

但是, 即便如此, 作為一名頭腦清醒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 馬克·吐溫也從來沒有悲觀過, 退縮過。

19年8 月, 奧莉維亞在參加完她生平最後一次社交活動後,終於病倒在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