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國傳統文化內容異常豐富、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有獨具特色的語言文字,有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有嘉惠世界的科技之藝,有精彩紛呈的文學藝術,有完備深刻的道德倫理。我們沒有理由拒絕中華祖先珍貴的文化遺產,這些足以讓我們應對各種經濟與文化的挑戰,足以讓我們在國際文化競爭中獨領風騷,也足以讓我們在物質享受麵前找到思想與精神的慰藉和寄托。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凝結過去,承載現在,昭示未來。中國文化以浩大磅礴的氣魄、深沉厚重的傳統、綿長不盡的神韻、祥和智慧的魅力,培養、教化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因此,我們要以理性的態度來認識和認同我們的民族文化,把握中國文化的脈絡,體悟中國文化的精髓。

中國傳統文化導讀是麵向各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基礎課,我們根據專業特點和學生未來職業發展的需要編寫了本教材。本書分為上編、下編,上編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的靈魂、中華文化的載體——漢語與典籍、中國傳統的紀時與紀年、中國傳統節日及婚喪嫁娶風俗、中國傳統飲食文化5章;下編包括中國古代神話、中國古代寓言、中國古代詩歌、中國古代散文、中國古典小說5章。本書既有對數千年中國文化的來龍去脈有一個簡要、明晰的梳理,又有對中國地方風俗人情的介紹。旨在提高大學生的文化素質,為學校培養高素質優秀人才服務。

本教材在編寫過程中,參閱了大量已經出版的中國傳統文化的書籍,參考、借鑒、引用、使用了其中許多觀點、材料等。為行文方便,未能在書中一一注明,在此一並感謝。

本教材由李紅麗主編,鬱賢良、唐麗、謝力任副主編,並共同承擔了編寫任務。具體編寫分工如下:李紅麗編寫上編3、4、5章,下編第5章;唐麗編寫上編1、2章,下編第4章;謝力編寫下編1、2章;鬱賢良編寫下編第3章。

限於編者的學曆、視野,本教材存在不當之處,懇請使用本教材的廣大師生和社會讀者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編者

2017.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