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約前言:故事創作緣由(1 / 1)

蓋俠士,古為善武、輕利、搏命者。

浮生於亂世,名噪於道衰,披輕裘,挾長劍,策烈馬,引狂歌。

或扶弱濟貧,救人於“急難之事”;或除暴安良,解國於“困厄危難之時”。

其言必信,其諾必誠,其行必果。

固常以勇武取重於諸侯,以信義顯名於天下。

鑒俠者之道,立乃立舍生取義之誌,結乃結捐軀忘親之情。

今日慷慨赴危難,明朝熱血酬知己......

垂其丹心俠骨,上驚天地,下泣鬼神!

此,方乃真俠也。

故事來源於初二那年的武俠夢,本以為早就忘卻。然,十多年後的某天忽然腦海閃過,“俠之大者”、“忠君報國”、“披肝瀝膽”、“生死之交”、“知遇恩情”、“一諾千金”等關鍵詞串聯後,故有感而發。

奈何文筆一般,書讀甚少又不思進取。遂選擇架空曆史,如有雷同,純屬抬舉。

主人公韓昱(字孝之),很難一兩句話概述他的性格:他既代表著我內心對於“忠誠”的理解,卻又有著為了能完成先帝一統江山的臨終遺願,而對於士卒、政治以及一切的漠不關心。對於他來說,似乎為了能夠完成先帝一統江山,還天下一個盛世繁華的遺願,他可以不擇一切手段。隻要是覺得對於徐國有利的事情,他都可以不顧一切的去完成。

哪怕犧牲自己,

哪怕被世人罵作“人鬼難測”.....

他總是用他那種純淨透明不羼一絲雜質的智慧,凝結出詭奇驚險的幾乎瘋狂的大膽計謀。

為的隻是為了報答先帝對於他的知遇救命之恩。

於是,這個削瘦的,體弱多病的,還是少年的青衫人,望著自己那誌滿天下的先帝,微笑。

然後明知自己體弱多疾,卻仍是日日酒歌不斷,次日依然是待酒醒了慢慢騰騰的上朝議事,聽著徐國那批士族大臣們皺著眉頭批評自己的疏禮不拘。

然後,看著先帝無奈的笑著,表揚著大臣們的認真負責品性嚴端,卻幾乎縱容的對自己的失禮視而不見,依然對自己的謀策言聽計從。

也許就是那個時候,他暗暗下了決心要輔佐這個總是在笑的王者。

竭盡一生。

可惜這個一生實在太短,連他自己似乎都可以隱隱觸摸到這個不可回避的事實。

於是,他天天念叨著“吾往南方,則不生還”,明知體弱多疾的自己前往南方,麵對濕熱酷悶的氣候,將命不久矣。

卻還是在先帝臨終前果斷接任南營主帥,毅然前往南方替徐國駐守南疆。

用自己的生命去換取先帝的宏圖偉業,他願意,他隻怕老天不願意。

為的隻不過是他對於先帝的那句承諾:“你待我知遇恩情,我許你盛世繁華,竭盡一生。”

無關任何,

“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那樣的體弱多疾

那樣的不善弓射騎馬

那樣的淡青色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