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金融浪潮是20世紀末風險投資的興起,這波浪潮的興起,使得走上日暮的美國得以重新站在了世界之巔。18個月內就可以完成一代信息技術更新換代,金融業與技術開發者共享其中的收益。風險投資體係支撐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奠定了信息產業基礎,培育其迅速成長為美國新經濟的支柱。因此,風險投資體係及其創新對於美國的持續發展具有巨大的引領和推動作用。
悟已往之不諫,方知來者之可追。回顧曆史發現,一種技術創新從出現到普及必然有對應的金融邏輯,沒有資金的支撐和保障,技術無法獨自存活。任何重大的創新都是在偶然中尋找必然,金融的使命不僅在於輸送了多少資金,還在於能容忍多少試錯、承擔多少風險。每一次金融革命不僅是創造新型金融機構,更重要的是金融機構對待風險的態度發生了質變。
由互聯網金融推動的第四次金融浪潮,便是又一次嶄新的金融形態,是一場超越現實的金融革命,“風險—收益”邏輯已經與“前輩”迥然不同。傳統金融業追求“風險—收益”配比,認為世界上資金都懼怕風險。但是,在另一個維度,如果資金量足夠小,邊際效用小到忽略不計,這種資金就會完全忽略風險,目標是以極小的資金博取極大的收益。互聯網金融的核心要義正在於此,其融資來源是“碎片化”的資金,“碎片化”資金的特點是小,進而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承擔風險。“碎片化”資金自古有之,但之前無論是對所有者還是對融資者而言都不重視,金融技術和信息技術也不支持“碎片化”資金。從第四次金融浪潮開始,互聯網金融通過互聯網技術的工具,整合了“碎片化”資金,風險可能被金融業忽略,這才是金融業最根本的一次革命。
當前中國的金融變局正在第四次金融浪潮之尖。可以預見,中國金融體係的改革,將融合傳統文化中“守正出新”的理念,既包括“互聯網金融”,即新興的諸如P2P、眾籌等互聯網金融新業態,也包含“傳統金融的互聯網化”,即互聯網對傳統金融進一步改造和升級。最終,將傳統金融和互聯網金融有機結合,實現同源共生、相互補充、合作共贏的新型金融體係,體現了新常態下中國金融發展的新形態和新演進。
300多年前英國的商業銀行體係,100多年前美國的投資銀行體係,20多年前的風險投資體係,都是通過金融創新推動了國家崛起。我們認為,在第四次金融浪潮中,互聯網和金融是中國邁向一個現代國家的兩大重要動力,兩者的融合將會產生巨大的能量,也將為我們贏得千載難逢的曆史新機遇。因此,我們應站在國家複興、大國崛起的高度看待當前的第四次金融浪潮,運用正確的方法論推動中國金融的改革,促進新型金融體係的重構,將是中國走向世界強國的重要路徑。
第三次金融浪潮是20世紀末風險投資的興起,這波浪潮的興起,使得走上日暮的美國得以重新站在了世界之巔。18個月內就可以完成一代信息技術更新換代,金融業與技術開發者共享其中的收益。風險投資體係支撐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奠定了信息產業基礎,培育其迅速成長為美國新經濟的支柱。因此,風險投資體係及其創新對於美國的持續發展具有巨大的引領和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