鐮倉時代的《平家物語》、《保元物語》、《平治物語》、《源平盛衰記》以及室町時代的《太平記》,合稱為日本五大軍記物語。這其中《源平盛衰記》是《平家物語》的異本,《保元物語》、《平治物語》則是模仿《平家物語》而成,文學性與藝術性都相對較低。所以軍記物語的代表作就是《平家物語》和《太平記》。《平家物語》更因其極高的文學、曆史、思想價值,被日本文學史家譽為“民族的英雄敘事詩”、“鐮倉文學的最高成就”、“日本的國民文學”。它的問世,不但將軍記物語推向了高峰,更是日本文學史上的一次重大變革,是日本古典文學發展到新階段的重要標誌,具有裏程碑式的劃時代意義。
二、《平家物語》內容及作者簡介
12世紀末,平安王朝已走到了尾聲,天皇與貴族掌握實權的中央集權製日益衰落,擁有領地和私人武裝的封建武士集團全麵抬頭。源氏和平家作為在朝廷和地方都握有重權的兩大武士集團,因盤根錯節的複雜恩怨,以及對統治權力的覬覦,終於在公元1156年至1185年爆發了激烈的戰爭。《平家物語》以史書編年體為主軸,站在平家的角度,詳細敘述了源氏和平家爭奪權力的全過程。
作為一部長篇史詩巨著,《平家物語》版本眾多,其中13卷本是公認的通行本,約在1201年至1221年這段時間初步成形,然後不斷得到補充完善,流傳至今。全書的內容大致可分為四部分:
1~5卷講述平忠盛發跡,由武將擢升為朝廷重臣。後來其子平清盛當上太政大臣,平家滿門榮華,顯赫一時,令世人欽羨讚歎。但平家在掌權之後,迅速腐化墮落,驕奢霸道、為所欲為,上不敬天皇、下不恤百姓,破壞佛法、淩夷朝威,惡事做盡做絕,引來朝野上下極大不滿。法皇和舊貴族密謀倒平,但因事機不密而失敗。
6~8卷講述平清盛因熱病辭世,由於長子平重盛已先於他死去,隻好由資質平庸的三子平宗盛繼承家業。平宗盛的魄力和才幹遠不及父兄,更缺乏強悍的個性,無力應付此起彼伏的反亂,平家開始盛極而衰。這時身負血海深恨的各地源氏後裔,經過多年積蓄力量,蜂起舉事。除鐮倉源賴朝外,有“旭將軍”美譽的木曾義仲也在北陸崛起,起兵討平,以風卷殘雲之勢率先攻入京都,迫使平家舉族撤往西國。
9~11卷講述誌得意滿的木曾義仲,儼然以為天下在握,於是驕橫粗暴、飛揚跋扈,在京中胡作非為,民心喪盡。鐮倉源賴朝趁機命令弟弟源範賴、源義經討伐義仲。義仲眾叛親離,迅速敗亡。全書的重點由此轉向被視為戰神的源義經身上。義經進京後,受到了後白河法皇的信賴,奉命進擊平家。他一路勢如破竹,一之穀合戰、屋島合戰,屢戰屢勝,直逼平家盤踞的大本營。鼙鼓雷響,雅樂無用。頹廢腐朽的平家完全無力抵抗,最後壇之浦化為修羅煉獄,海為血染、地為屍覆,幼帝安德天皇投海,平家全族敗亡。源氏從此獨攬朝政,日本進入幕府時代。但源義經也因為功高震主,受到源賴朝的猜忌,不得不遠遁避禍。
鐮倉時代的《平家物語》、《保元物語》、《平治物語》、《源平盛衰記》以及室町時代的《太平記》,合稱為日本五大軍記物語。這其中《源平盛衰記》是《平家物語》的異本,《保元物語》、《平治物語》則是模仿《平家物語》而成,文學性與藝術性都相對較低。所以軍記物語的代表作就是《平家物語》和《太平記》。《平家物語》更因其極高的文學、曆史、思想價值,被日本文學史家譽為“民族的英雄敘事詩”、“鐮倉文學的最高成就”、“日本的國民文學”。它的問世,不但將軍記物語推向了高峰,更是日本文學史上的一次重大變革,是日本古典文學發展到新階段的重要標誌,具有裏程碑式的劃時代意義。
二、《平家物語》內容及作者簡介
12世紀末,平安王朝已走到了尾聲,天皇與貴族掌握實權的中央集權製日益衰落,擁有領地和私人武裝的封建武士集團全麵抬頭。源氏和平家作為在朝廷和地方都握有重權的兩大武士集團,因盤根錯節的複雜恩怨,以及對統治權力的覬覦,終於在公元1156年至1185年爆發了激烈的戰爭。《平家物語》以史書編年體為主軸,站在平家的角度,詳細敘述了源氏和平家爭奪權力的全過程。
作為一部長篇史詩巨著,《平家物語》版本眾多,其中13卷本是公認的通行本,約在1201年至1221年這段時間初步成形,然後不斷得到補充完善,流傳至今。全書的內容大致可分為四部分:
1~5卷講述平忠盛發跡,由武將擢升為朝廷重臣。後來其子平清盛當上太政大臣,平家滿門榮華,顯赫一時,令世人欽羨讚歎。但平家在掌權之後,迅速腐化墮落,驕奢霸道、為所欲為,上不敬天皇、下不恤百姓,破壞佛法、淩夷朝威,惡事做盡做絕,引來朝野上下極大不滿。法皇和舊貴族密謀倒平,但因事機不密而失敗。
6~8卷講述平清盛因熱病辭世,由於長子平重盛已先於他死去,隻好由資質平庸的三子平宗盛繼承家業。平宗盛的魄力和才幹遠不及父兄,更缺乏強悍的個性,無力應付此起彼伏的反亂,平家開始盛極而衰。這時身負血海深恨的各地源氏後裔,經過多年積蓄力量,蜂起舉事。除鐮倉源賴朝外,有“旭將軍”美譽的木曾義仲也在北陸崛起,起兵討平,以風卷殘雲之勢率先攻入京都,迫使平家舉族撤往西國。
9~11卷講述誌得意滿的木曾義仲,儼然以為天下在握,於是驕橫粗暴、飛揚跋扈,在京中胡作非為,民心喪盡。鐮倉源賴朝趁機命令弟弟源範賴、源義經討伐義仲。義仲眾叛親離,迅速敗亡。全書的重點由此轉向被視為戰神的源義經身上。義經進京後,受到了後白河法皇的信賴,奉命進擊平家。他一路勢如破竹,一之穀合戰、屋島合戰,屢戰屢勝,直逼平家盤踞的大本營。鼙鼓雷響,雅樂無用。頹廢腐朽的平家完全無力抵抗,最後壇之浦化為修羅煉獄,海為血染、地為屍覆,幼帝安德天皇投海,平家全族敗亡。源氏從此獨攬朝政,日本進入幕府時代。但源義經也因為功高震主,受到源賴朝的猜忌,不得不遠遁避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