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雖然沒有看到完整的對外貿易戰略框架設計和描述,但在時間軌跡上依然可以清晰地發現“摸著石頭過河”留下的戰略符號和元素,包括逐漸形成的一些順應世界發展趨勢並切合我國國情的戰略思路和單項戰略,如市場多元化戰略、大經貿戰略、以質取勝戰略、科技興貿戰略、走出去戰略和自由貿易區戰略等,並在政策實踐上采取了“進口替代”、“出口導向”或二者並用的做法。這些戰略思路和單項戰略的演進以及相關政策的實施過程,即是中國敞開國門、融入世界經濟的探索與創新過程,也是創造發展中國家增長奇跡、躋身世界貿易大國的過程。
盡管這些政策和戰略帶有明顯的時代烙印及各種不足之處,但總體上它們還是有力地促進了中國對外貿易增長,進而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際地位的提升做出了重要貢獻。在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對外貿易始終站在前沿位置,發揮著排頭兵的作用。今天對外貿易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出口貿易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度不斷提高,不但為國家增加了大量稅收和外彙儲備,對支持國民經濟發展、維護國家經濟安全、防範金融風險均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還為我國豐富的勞動力資源開辟了廣闊的就業空間,促進了城鄉統籌發展,推動了城市化進程,保證了社會穩定與和諧。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加深了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融合,特別是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第二大進口國和第二大經濟體後,中國在國際舞台的影響力進一步增強,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成就和輝煌屬於過去,實現貿易強國才是中國前方的路。但路漫漫,行進中還有許多困難和坎坷,還有若幹仍在爭論並困擾著人們的問題,如中國的比較優勢和競爭力問題、人口紅利問題、加工貿易問題、貿易平衡問題、內需與外需問題等都需要認真思考,科學地、動態地、全麵地加以分析和認識,以正本清源、理清思路、堅定方向,盡量避免或減少因觀念不同、認識不清、爭論不休而導致的政策失誤和延誤。
今天,麵對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加速發展的態勢,麵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中國對外貿易要實現新的跨越,就必須以新的視野、新的思維謀劃新的發展戰略。堅持以擴大開放為路徑,以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以開放型發展、包容性發展、平衡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為原則,深入參與國際分工,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不斷提升在產業鏈、價值鏈中的地位,加快實現從商品國際化轉向要素國際化、從貿易投資戰略轉向要素戰略、從出口導向轉向進出口協調均衡發展,進一步提高中國對外貿易的質量和效益,在國際競爭與合作中尋求互利共贏並爭取利益最大化,為促進國民經濟增長、提升社會福利水平做出更大貢獻。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雖然沒有看到完整的對外貿易戰略框架設計和描述,但在時間軌跡上依然可以清晰地發現“摸著石頭過河”留下的戰略符號和元素,包括逐漸形成的一些順應世界發展趨勢並切合我國國情的戰略思路和單項戰略,如市場多元化戰略、大經貿戰略、以質取勝戰略、科技興貿戰略、走出去戰略和自由貿易區戰略等,並在政策實踐上采取了“進口替代”、“出口導向”或二者並用的做法。這些戰略思路和單項戰略的演進以及相關政策的實施過程,即是中國敞開國門、融入世界經濟的探索與創新過程,也是創造發展中國家增長奇跡、躋身世界貿易大國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