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沒再回複,站起來打開窗戶。她的心髒急需新鮮空氣。
正是春寒料峭的時節,天微陰,細雨蒙蒙,是她喜歡的味道。樹木開始泛綠了,蔥綠,豆綠,冬瓜綠。期間也夾雜著一些紅。那紅,也是樹葉,看上去卻像花。有的樹從不開花,但一直紅豔如花,有的樹一直開花,卻微小到無人察覺。青楓喜歡琢磨樹,也常常看著樹發呆。碰上美麗的樹她會駐足,暗自拍手稱讚。當然,她知道樹自己並不在意自己的長相,而且對人工修剪一定是憎恨的。
比起花紅柳綠熱風撲麵的仲春,青楓更喜歡涼涼的早春。喜歡春分到清明那個時節,介於暖和冷之間,有些曖昧。有時候她的一些沉睡的記憶會在早春複蘇,帶起整個身心,欣欣然,回到從前。
此刻便是。
但此刻的記憶之門洞開後,是漆黑的。像小時候父親給她講的那個故事,兔子不小心掉進了樹下的無底洞,一直掉,一直掉。
不見底。
2
青楓決定給幺妹打個電話。
幺妹不是她妹妹,是同學,大名姚梅,因為她媽媽用山東話叫她:姚——梅!聽上去怎麼都像是四川話裏的幺妹,當時他們正好在四川。於是乎左鄰右舍都叫她幺妹了。在青楓那個時期的同學裏,幺妹和她是最要好的,用現在的話說是閨蜜,雖然她們隻做了兩年同學。她們兩家在走廊的兩頭。每天早上上學,幺妹都會在樓梯口叫青楓,青楓一耳朵聽到了,迅速出門,兩人就一起下樓去學校。但如果是青楓先吃完飯在走廊上叫幺妹,那是無論如何也叫不答應的,不是幺妹耳聾,而是青楓的聲音太細小,用她媽媽的話說,跟蚊子一樣。也由此可見青楓是個什麼樣的少女。幺妹的媽媽孫阿姨人很和氣,脾氣像麵團一樣,但即使如此,青楓也不去她家,她和幺妹隻在上學的路上交談。這是媽媽定的規矩,不要隨便去別人家。
青楓此生都沒有發小,因從小隨父母遷徙漂白,總是和這群孩子相處一時期,又和那群孩子相處一時期。發小隻有姐姐。不過幺妹是個例外,貌似發小。她們12歲相識,17歲分開,之後三十多歲時又走到了一起。幺妹是隨丈夫到了北京,青楓是大學畢業留在了北京,兩個人偶然相遇好一陣激動,像找到了失散的親人一般。青楓甚至覺得,自己這棵小樹因為幺妹的存在,便在偌大的北京多了一根根須。幺妹沒讀過大學,高中畢業跟父母回了山東老家,在一家接到企業當工人,好像是做紙盒子的。後來跟丈夫隨軍到了北京,幹了十幾年超市營業員,50歲不到就退休了。她感興趣的話題和青楓感興趣的話題,幾乎完全不搭。但青楓願意和她在一起,親切,輕鬆,透著家人的隨意。有時候青楓在家請客,就讓幺妹過來幫忙燒菜,幺妹總是非常痛快的答應,好像真的是她幺妹一樣。其實她們倆同年,幺妹比她小兩個月而已。
她沒再回複,站起來打開窗戶。她的心髒急需新鮮空氣。
正是春寒料峭的時節,天微陰,細雨蒙蒙,是她喜歡的味道。樹木開始泛綠了,蔥綠,豆綠,冬瓜綠。期間也夾雜著一些紅。那紅,也是樹葉,看上去卻像花。有的樹從不開花,但一直紅豔如花,有的樹一直開花,卻微小到無人察覺。青楓喜歡琢磨樹,也常常看著樹發呆。碰上美麗的樹她會駐足,暗自拍手稱讚。當然,她知道樹自己並不在意自己的長相,而且對人工修剪一定是憎恨的。
比起花紅柳綠熱風撲麵的仲春,青楓更喜歡涼涼的早春。喜歡春分到清明那個時節,介於暖和冷之間,有些曖昧。有時候她的一些沉睡的記憶會在早春複蘇,帶起整個身心,欣欣然,回到從前。
此刻便是。
但此刻的記憶之門洞開後,是漆黑的。像小時候父親給她講的那個故事,兔子不小心掉進了樹下的無底洞,一直掉,一直掉。
不見底。
2
青楓決定給幺妹打個電話。
幺妹不是她妹妹,是同學,大名姚梅,因為她媽媽用山東話叫她:姚——梅!聽上去怎麼都像是四川話裏的幺妹,當時他們正好在四川。於是乎左鄰右舍都叫她幺妹了。在青楓那個時期的同學裏,幺妹和她是最要好的,用現在的話說是閨蜜,雖然她們隻做了兩年同學。她們兩家在走廊的兩頭。每天早上上學,幺妹都會在樓梯口叫青楓,青楓一耳朵聽到了,迅速出門,兩人就一起下樓去學校。但如果是青楓先吃完飯在走廊上叫幺妹,那是無論如何也叫不答應的,不是幺妹耳聾,而是青楓的聲音太細小,用她媽媽的話說,跟蚊子一樣。也由此可見青楓是個什麼樣的少女。幺妹的媽媽孫阿姨人很和氣,脾氣像麵團一樣,但即使如此,青楓也不去她家,她和幺妹隻在上學的路上交談。這是媽媽定的規矩,不要隨便去別人家。
青楓此生都沒有發小,因從小隨父母遷徙漂白,總是和這群孩子相處一時期,又和那群孩子相處一時期。發小隻有姐姐。不過幺妹是個例外,貌似發小。她們12歲相識,17歲分開,之後三十多歲時又走到了一起。幺妹是隨丈夫到了北京,青楓是大學畢業留在了北京,兩個人偶然相遇好一陣激動,像找到了失散的親人一般。青楓甚至覺得,自己這棵小樹因為幺妹的存在,便在偌大的北京多了一根根須。幺妹沒讀過大學,高中畢業跟父母回了山東老家,在一家接到企業當工人,好像是做紙盒子的。後來跟丈夫隨軍到了北京,幹了十幾年超市營業員,50歲不到就退休了。她感興趣的話題和青楓感興趣的話題,幾乎完全不搭。但青楓願意和她在一起,親切,輕鬆,透著家人的隨意。有時候青楓在家請客,就讓幺妹過來幫忙燒菜,幺妹總是非常痛快的答應,好像真的是她幺妹一樣。其實她們倆同年,幺妹比她小兩個月而已。
電話打過去,幺妹接起來就說:哎喲,我正想給你打電話咧。
幺妹也是山東口音,隻是比她媽媽淡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