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隻坐一把椅子(1 / 1)

七、隻坐一把椅子

帕瓦羅蒂是世界歌壇上的超級巨星,當有人向他討教成功的秘訣時,他每次都提到自己問過父親的一句話。從師範學院畢業之際,癡迷音樂的帕瓦羅蒂問父親:“我是去當教師呢,還是去做個歌唱家?”父親沉思了片刻回答道:“如果你想坐在兩把椅子上,有可能會從兩把椅子中間掉下去。生活要求你必須有選擇地坐到一把椅子上去。”帕瓦羅蒂為自己選擇了一把椅子——歌唱。

經過了7年的失敗與努力,帕瓦羅蒂才首次登台演出;又過了7年,他終於登上了大都會歌劇院的大雅之堂。

如果帕瓦羅蒂想做教師,或做一個音樂教師,既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又能實現他酷愛音樂的心願,應該說這樣的選擇也不錯。這正好和多數人的擇業心態和擇業思維相吻合,屬於順向思維。但帕瓦羅蒂的父親卻告訴他不能同時坐“兩把椅子”,隻能選擇其中一把,帕瓦羅蒂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音樂。正是父親的逆向思維,才造就了這位日後世界歌壇的巨星。

在人的一生中,往往會麵臨著諸多的選擇,但人生苦短,又能給我們每個人多少猶豫彷徨的時間?隻選一把椅子,帕瓦羅蒂父親多麼形象而生動的比喻!

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大人就告誡我們,不要這山望著那山高,不要同時腳踩兩隻船,更不要像寓言故事裏釣魚的小貓,看見蝴蝶飛來了,它就去抓蝴蝶,看見蜻蜓飛來了,它就去抓蜻蜓。結果,什麼都沒有抓到,魚也沒有釣到。

古人雲:要有所為,有所不為。這就是說,目標隻能確定一個,這樣才會凝聚起人生的全部合力,集中力量將其攻下。毛主席就是用這樣的戰術“集中力量,消滅敵人”獲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這種理念,與其說是一種嚴肅的哲學思考,倒不如說是人們為了生存和發展,形成的一種本能的自我優化。

隻坐一把椅子,意味著在選準全力以赴的事業時,也選擇了一種生活。就像貝多芬與音樂、柏拉圖與哲學、畢加索與繪畫、司馬遷與史學、陳景潤與數學、袁隆平與水稻……他們所選定的惟一一把人生座椅,決定了各自的人生軌跡及在後世的聲譽。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卻難有自知之明,不甘心隻坐一把椅子,即使是一些偉人,也會犯類似的錯誤。巴爾紮克曾不顧家人的阻撓,立誌從事文學創作,然而屢遭失敗。為了維持在巴黎的生活,他投筆從商,又當出版家,又開印刷廠,但不管他是如何地努力,等待他的還是失敗,並且背上了巨大的債務。在多方麵的壓力下,他不得不隱姓埋名躲藏起來。在經曆失敗之後,巴爾紮克重新專心於寫作並獲得了成功。

人生箴言:

一旦選準了努力的方向,就要像攻擊堡壘的士兵那樣,集中力量,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