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麵對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和改革發展穩定的繁重任務,不忘初心、繼續前進,隻有更加自覺地繼承黨的優良傳統,更加自覺地用科學理論和先進文化知識武裝自己,才能不斷增強黨員幹部的思想文化素養、鞏固黨的政治優勢,切實肩負起曆史賦予的使命。

繼承崇學尚讀的民族傳統

中國自古以來就以“文明禮儀之邦”聞名於世,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中華民族崇學尚讀、尊師重教,有著“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的傳統美德。古代人們對待學習,既有“少而不學,長而無能”“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警悟,又有“發奮識遍天下字,立誌讀盡人間書”“讀萬卷書,行萬裏路”的境界,也有“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態度,又有“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的方法,充分反映了中華民族篤學精思、重讀尚文的精神品質。

懸梁刺股、鑿壁偷光、囊螢映雪、韋編三絕、程門立雪等生動感人故事,更是激勵著後世一代又一代讀書人刻苦求學,成為掌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本領的精神力量。我們建設學習型黨組織,既是對中華民族勤學苦讀、進步向上精神的傳承和弘揚,同時又在學習的目的、內容和形式等方麵,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和鮮明特征。

吸收借鑒學習型組織理論

20世紀60年代,西方學者提出了“組織學習”的概念。此後又出現了“學習型社會”的概念。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倡導創建“學習型社會”。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習與組織便緊密地聯係了起來。1990年,以美國學者彼得·聖吉的著作《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踐》出版為標誌,國外學者開始把研究重點從“組織學習”轉向“學習型組織”。

作為一種現代企業管理理論,學習型組織理論已傳入中國多年,其強調和倡導的以人為核心、形成共同目標和願景、構建扁平化組織、發揮創新潛能等理念,已廣泛應用於企業和社會組織的管理之中。我們黨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吸收借鑒學習型組織理論成果,並立足於中國實際,在理論和實踐上進行了新的發展和創造,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善於博采眾長的開放性和勇於與時俱進的創造性特征。

延伸閱讀 學習型組織理論的主要內容

1.培養自我超越意識。“自我超越”包括建立願景、看清現狀、實現願景三個內容,即組織中的每一成員都要看清現狀與自己的願景間的距離,從而產生“創造性張力”,進而能動地改變現狀而達到願景。原先的願景實現後,又培養起新的願景。隨著願景的不斷提升,又產生出新的“創造性張力”。

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麵對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和改革發展穩定的繁重任務,不忘初心、繼續前進,隻有更加自覺地繼承黨的優良傳統,更加自覺地用科學理論和先進文化知識武裝自己,才能不斷增強黨員幹部的思想文化素養、鞏固黨的政治優勢,切實肩負起曆史賦予的使命。

繼承崇學尚讀的民族傳統

中國自古以來就以“文明禮儀之邦”聞名於世,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中華民族崇學尚讀、尊師重教,有著“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的傳統美德。古代人們對待學習,既有“少而不學,長而無能”“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警悟,又有“發奮識遍天下字,立誌讀盡人間書”“讀萬卷書,行萬裏路”的境界,也有“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態度,又有“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的方法,充分反映了中華民族篤學精思、重讀尚文的精神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