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發展,民主會被曆史湮沒(1 / 2)

■ 斯特恩·雷根

“民主到底哪兒出錯了?怎樣才能拯救它?”“影響美國政策的隻有富人,與你我無關”,《經濟學家》、《赫芬頓郵報》等歐美主流報紙雜誌最近紛紛發表報道和評論,反思西方民主出現的問題。近年來,從非洲的埃及、東南亞的泰國到歐洲的烏克蘭,這些移植了西方民主體製的國家紛紛陷入動蕩不安,即使美歐等老牌“民主”國家也麵臨貧富差距迅速增大、金錢政治無所不在等問題,而美歐政府不但不能解決這些問題,反而因為黨爭不時出現政府關門的情況。牛津大學教授斯特恩·雷根近日在《華盛頓郵報》上撰寫評論,由觀察者網翻譯發表。他認為政府治理體係效率低下與崩壞、搞不好發展,可能會讓民主製度被曆史湮滅,並質疑“美式民主是否正在走向滅絕”。此前,斯特恩曾就民主問題撰寫過多篇文章,2013年他出版了新書《魔鬼之國:民主領導與服從問題》。日前,斯特恩教授在倫敦接受了記者專訪。

民主在世界的傳播已停止

環球時報:

在歡呼了“阿拉伯之春”後,近來西方許多媒體和學者卻開始憂心起民主病。或像您在《華盛頓郵報》上所說的,美式民主會不會正在走向滅絕?您為什麼會提出這樣的看法?這跟最近的烏克蘭事件以及之前埃及等情況有關係嗎?

斯特恩:

是的,有一定聯係。我們正處於非常不確定的民主運動時期。在過去40年裏,民主在全世界範圍內都做得非常好,但現在民主的傳播已停止。從民主的角度來看,那場被稱為“阿拉伯之春”的運動已全部失敗。正如在曆史中出現過多次的,民主現在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西方民主國家正在失去自信,經曆自我懷疑的痛苦。現在的問題是民主是否會像以前一樣繼續在全球蔓延。西方資本主義剛剛經曆一場大的經濟危機。許多跡象表明,民主世界的人們正在追問民主政府應對挑戰的能力。中國的崛起也是重要原因。東西方以及中美之間存在明顯的競爭。目前看來,似乎中國正在發展壯大,而西方民主國家對自己的前途充滿不確定。

環球時報:

美國學者福山曾經稱民主是人類社會終極形式。但在開羅和基輔,盡管人們迎來全民選舉的時代,但民主卻屢屢陷入崩潰的境地。實際上,這些民選出來的政府都是被非法推翻的。您怎麼看這些國家的民主?

斯特恩:

盡管民主偶爾有破產的現象,這種情況非常少,但是成為民主國家卻很難。我們在“阿拉伯之春”裏已經領略到這一點。從民主的角度來看,所有這些起義和運動都沒有成功。

在“阿拉伯之春”中,自下而上的抗議和選民都沒有帶來新的民主政權。可以說在那裏崩潰的是一個喧鬧的係統。可以說在世界的那個部分,新的民主製度並沒有被引進。埃及曾經是獨裁體製,所有阿拉伯國家都是專製體製,他們無法控製局麵。起義並沒有帶來新的民主國家,埃及仍然是獨裁體製,而利比亞則是一片混亂。

西方金錢政治太囂張

環球時報:

在美歐國家內部,一些學者和媒體把運作失靈等字眼與民主聯係在一起,您對此如何看?

斯特恩:

民主應該產生有效的政府,但現實中不是所有民主國家都能做好。我將民主政府分為兩大類:一類政府雖不完美但相當不錯;而另一類則是不能正常運行的政府,不能製定國家需要的決策和政策。

在民主國家,權利應該是平等的。在理想的情況下,每個人都擁有同樣的權利,雖然實際中這永遠不會發生。現實中,經濟實力一直在與政治權利競爭。經濟和政治力量之間應該有個平衡,政治權利的完整性不應被經濟實力壓倒。當下,政治權利的完整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和保護。我認為這就是民主運作失靈的原因。

環球時報:

您曾在《華盛頓郵報》上寫道,民主隻有促進了發展,才能確保民主自身的發展,是這樣嗎?

斯特恩:

政府必須執行足夠的治理。政府必須調節經濟,維護基礎設施,提供良好公共服務,維護福利體係,它們必須這樣做,不然就會麵臨失去民眾支持的危險。如果政府不做它們所應該做的,它們就不會被民眾信任。除非公民和政府之間有足夠的信任,民主才能發揮作用。為了保持信任,政府官員必須進行足夠的治理。

我們經曆了非常嚴重的經濟危機,直到現在經濟增長仍然非常微弱。很顯然,政府有責任為合理的經濟增長創造條件。這顯然是民主政府在最近幾年裏所沒有做到的,它們的失敗使得經濟危機動搖了我們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