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軍人尚武追求、戰鬥精神影響最大的客觀因素,一個是和平環境,一個是市場經濟環境。和平環境既是人民安居樂業的基本保障,本身也是安居樂業的重要內容;市場經濟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也是人們富足安逸幸福的製度保障,需要我們傾心守護。但正如生活中存在諸多悖論一樣,對軍人而言和平環境和市場經濟環境又有麻痹精神、侵蝕意誌的負麵效應。我們不能改變這樣的客觀環境,因此必須在軍隊的自身建設中尋求對策,在完善政策製度、構建軍營文化、塑造軍人價值上尋求對策。強調“戰鬥力標準”、戰鬥隊意識、戰鬥精神就是在觀念塑造、政策導向上的一個戰略舉措。僅有這樣的舉措當然是遠遠不夠的,但沒有這樣的舉措是絕對不行的。
貳
“戰鬥力”是個複雜的概念,既包括武器裝備的質量、性能、結構、體係,也包括官兵的思想素質、科技素質、心理素質、身體素質,還包括人與武器裝備組合、運用的方式和機製。與此相應,“戰鬥力標準”也是一個內涵豐富的指標係統,它具有體係與要素相統一、抽象與具體相統一、定性和定量相統一的屬性。
“戰鬥力標準”首先是體係標準和要素標準的統一。“戰鬥力標準”首先是戰鬥力各構成要素——比如武器、平台、裝具、人員等方麵的標準。從微觀層麵、物質層麵來看,戰鬥力的強弱,就是看單件武器技術性能的強弱,比如一支狙擊步槍的射程、射速,一輛坦克的火力、防護力、機動力等等。但一支部隊的整體戰鬥力,並不是單件武器裝備戰鬥力的總和。一支實力強悍的特戰部隊,沒有遠距離投送手段,不能及時輸送到前線投入作戰,它的實際效用等於零;一架隱身、機動、續航性能卓越的作戰飛機,如果沒有預警手段的保障支援,無異一具又聾又瞎、被動挨打的“靶標”。武器裝備再先進,如果聽不到指令、看不到對手,差不多等同於擺設。所以,必須把武器裝備的作戰效能放在體係中評估,“戰鬥力標準”必須同時是係統的標準。按照這一原則,戰鬥力建設既要有微觀眼光、更要有宏觀謀劃。不僅要力求使每一件武器精致輕便可靠耐用、每一個單兵矯健熟練機智神勇、每一個戰鬥組合默契高效得心應手,尤其要按照現代化戰爭的要求,使部隊結構和裝備體係要素齊全、比例適當、布局合理、呼應通暢,統籌好各軍兵種之間、各戰略方向之間、各作戰空間之間的作戰能力建設,形成重點突出、相互策應的戰鬥力布局。
戰鬥力標準同時是抽象標準與具體標準的統一。“戰鬥力標準”是軍隊建設的重要指導思想,是一個宏觀性、指向性的大原則,它首先要解決的是軍隊建設的目標、任務、著力點、落腳點問題——軍隊建設的各個領域、各個方麵都要向能打仗、打勝仗聚焦,都要瞄準戰爭、確保打贏。軍隊從本質上講是一個戰鬥隊,是一個專業從事打仗的武裝集團,而不是其他。身為軍人,隻有兩件事:一件是打仗,再一件是準備打仗。但“戰鬥力標準”隻限於指向性、原則性是遠遠不夠的,那樣就可能流於口號、陷於空談,因此它應該而且必須具體化、操作化。要將“戰鬥力標準”的一般要求按照不同類型和不同層級的單位分解、細化,形成不同單位和崗位的工作標準,構建科學、完整的指標體係,每一個人、每一個崗位都能從這一體係中找到自己的職責要求。
對軍人尚武追求、戰鬥精神影響最大的客觀因素,一個是和平環境,一個是市場經濟環境。和平環境既是人民安居樂業的基本保障,本身也是安居樂業的重要內容;市場經濟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也是人們富足安逸幸福的製度保障,需要我們傾心守護。但正如生活中存在諸多悖論一樣,對軍人而言和平環境和市場經濟環境又有麻痹精神、侵蝕意誌的負麵效應。我們不能改變這樣的客觀環境,因此必須在軍隊的自身建設中尋求對策,在完善政策製度、構建軍營文化、塑造軍人價值上尋求對策。強調“戰鬥力標準”、戰鬥隊意識、戰鬥精神就是在觀念塑造、政策導向上的一個戰略舉措。僅有這樣的舉措當然是遠遠不夠的,但沒有這樣的舉措是絕對不行的。
貳
“戰鬥力”是個複雜的概念,既包括武器裝備的質量、性能、結構、體係,也包括官兵的思想素質、科技素質、心理素質、身體素質,還包括人與武器裝備組合、運用的方式和機製。與此相應,“戰鬥力標準”也是一個內涵豐富的指標係統,它具有體係與要素相統一、抽象與具體相統一、定性和定量相統一的屬性。
“戰鬥力標準”首先是體係標準和要素標準的統一。“戰鬥力標準”首先是戰鬥力各構成要素——比如武器、平台、裝具、人員等方麵的標準。從微觀層麵、物質層麵來看,戰鬥力的強弱,就是看單件武器技術性能的強弱,比如一支狙擊步槍的射程、射速,一輛坦克的火力、防護力、機動力等等。但一支部隊的整體戰鬥力,並不是單件武器裝備戰鬥力的總和。一支實力強悍的特戰部隊,沒有遠距離投送手段,不能及時輸送到前線投入作戰,它的實際效用等於零;一架隱身、機動、續航性能卓越的作戰飛機,如果沒有預警手段的保障支援,無異一具又聾又瞎、被動挨打的“靶標”。武器裝備再先進,如果聽不到指令、看不到對手,差不多等同於擺設。所以,必須把武器裝備的作戰效能放在體係中評估,“戰鬥力標準”必須同時是係統的標準。按照這一原則,戰鬥力建設既要有微觀眼光、更要有宏觀謀劃。不僅要力求使每一件武器精致輕便可靠耐用、每一個單兵矯健熟練機智神勇、每一個戰鬥組合默契高效得心應手,尤其要按照現代化戰爭的要求,使部隊結構和裝備體係要素齊全、比例適當、布局合理、呼應通暢,統籌好各軍兵種之間、各戰略方向之間、各作戰空間之間的作戰能力建設,形成重點突出、相互策應的戰鬥力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