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裏公認的龍哥隻有一位,在短暫的驚詫之後,朱三元把手機接了過來。
原來這位大哥最近與名導爾西升合作一部電影,在演員的選擇上看中了他,希望他能一起把這部電影給拍下來。
為了籌備這部電影,爾西升花了快十年的時間準備和打磨劇本,雖然並沒有刻意地想要打造成文藝片,卻在內涵和人性的描述上深刻很多。
正好龍哥拍了幾十年的動作喜劇片,迫切地想要轉型,雖然說為了錢也接了不少類似的項目,可是他總想能找到不同類型的影視。
兩人一拍即合,但龍嫂卻很不同意,她擔心以龍哥的演技,不足以出演這部片子,而且完全沒有以往龍哥電影的風格,比如刺激的動作、幽默的笑料和小人物的逆襲。
如果票房敗了,對龍哥的聲譽也會是一種打擊,他如今已經快要六十歲,已經進入了職業生涯的末期,總要保持晚節。
演員想要找到好的劇本,完全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屬於玄學。
在看過花了十年修改的劇本,龍哥下定決心,無論誰怎麼反對,也要把這部片子給拍出來,不然他這輩子都不會原諒自己。
他已經很老了,絕大多數的演員在這個年齡,已經進入了半退休的狀態,可他認為自己還拍的動,大量的動作戲是拍不了,但是能夠指導著別人拍,拍到八十歲都沒問題。
在推開其他的行程後,龍哥決定與爾西升把這部片子到邪馬台給拍出來,可是在選角時遇到了一些困難。
首先很多香江演員一聽說是個偏文藝性質的電影,就不太願意出演,他們已經過了要口碑的時代,如今圖的是賺錢。
其次很多人看過劇本後,認為故事背景發生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邪馬台,以及內地東北,居然還要求普通話……
現如今的流量小生演不出那種效果,資方又出不起太多錢,爾西升倒是在導演圈子裏聽說朱三元非常好用,片酬和龍哥不相上下的同時,還能保證流量和票房,那也就隻能選他。
由於爾西升跟朱三元並不熟悉,思來想去讓龍哥去聯係,有他的名氣做後盾,起碼對方不會認為這是部爛片。
要知道龍哥也是為了錢拍過爛片的,最近這十幾年錢是越賺越多,而片子的口碑,也是一部不如一部。
“怎樣阿元,我把劇本發給你,你一定會感興趣的!”龍哥自認在國際上的名氣就是金字招牌,但如今朱三元在好萊塢的名氣逐漸地上升,大有接他班的架勢,因此他也不會小覷。
等拿到手一看,朱三元就笑了,果然是以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的時間線作為背景,他還曾經向東北的同學專門了解過這段曆史。
在數十年前的戰亂年代,邪馬台曾經花二三十年移民了數百萬人到東北,後來被擊敗之後,軍隊倒是撤走了,可那些移民卻無法一樣撤走。
這些被稱之為開拓團的人通過各種手段,掠奪了國內東北地區幾億畝的土地,占可耕種土地麵積的六成,卻是邪馬台本土可耕種土地的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