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還是在村長的幫助下,給爭取到了一個名額。
村長那惡心的人,提出了一個非分的要求,那就是要求葉辰他母親給他睡一晚。
當時他母親是奔潰的。
最後沒有辦法,還是通過了另外一個渠道給他姐姐爭取到了入學資格。
但是校方也算很黑的,要集資費。
非本城戶口,集資費用一萬塊。
好,葉辰的母親東拚西湊也是搞到了。
可家中背了這麼大的債務,她並沒有說什麼。
最後她隻能看看這麼小的孩子的可愛。
咬咬牙熬過去了。
幾個月後,農村一家子包括葉辰的爺爺奶奶都搬到了城裏謀生。
城裏的郊外有大片荒蕪的農田,他們去租用了過來。
一畝地一年的租金是一百塊,反正城裏的人都擁有了城裏的戶口,種地自然都不種地了。
他們有了戶口之後,村裏都給安排工作,吃的是公糧。
原先的田地,變作了荒地。
這些農村裏勤勞的人們過來接手了這一產業。
生產出來的蔬菜,拉去市裏最集中的蔬菜批發市場批發掉。
這些批發市場主要也都是一些菜市場來這裏批發,再賣給市民。
葉辰爺爺奶奶,這時候也不過是四五十歲。
正當力壯還能幹點體力。
所以就在這邊居住下來了,也就開啟了務農的生涯。
從剛開始的一畝地,到後麵的五十畝地。
葉辰的父親站了三分之二的土地。
但是產出卻隻分到可憐的五分之一。
主要是葉辰上麵還有爺爺奶奶,二叔,三叔,四叔叔,小姑。
也就是說,葉辰的父親是家中的勞動力來源,他幹,然後養活家中的弟弟妹妹,沒別的他是老大。
而且葉辰的爺爺隻不過是個酒鬼,不但是酒鬼還很懶,愛吹牛。
喝完酒之後什麼都不幹,就是打老婆。
這也是葉辰的父親從爺爺那邊學到了一個本事,打老婆。
所以葉辰從小到大都能看到自己的父親是一個粗暴的人,天天除了打老婆之外還打孩子。
葉辰的姐姐小時候真的沒少挨打。
葉辰也是,幹一點不好的就被打。
也不知道當時是葉辰父親壓力大還是怎麼樣。
他不愛喝酒,但是愛抽煙,一天三四包都能抽的進去。
一包煙二十支,兩塊錢一包,一天能掙個百八十塊,在當時來說算是很好的生意人了。
盡管是幹承包農田的。
又過了幾年,葉辰開始上小學了。
學校還是跟當年一樣提出要集資,隻不過現在要兩萬。
短短的幾年,這集資費漲的飛快,有人說,這些錢都被校長幾個拿去私吞了。
也有人說這不完全是校長的事,是村長愛貪汙。
可葉辰一家人士務實的農民,怎麼樣也搞不過這班人的。
不容易。
葉辰讀書的時候,覺醒了不少記憶,但他並沒有覺醒這一身的神通。
然而他越想覺醒神通,自己的病痛就越重。
最後他放棄了,其實他不知道,這隻不過是那個和尚給他的考驗。
葉辰經曆了這個肉身的一聲。
他在八歲的時候,不愛學習,就為了去找他哥哥。
千山萬水的他去找到了哥哥。
那時候的電視新聞裏還播報,一座港灣大橋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