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夜 周公誠感天地(1 / 1)

第一夜

周公誠感天地

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武王死後,周公輔佐周成王,製禮作樂,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以誠立身,對周武王、周成王都忠心耿耿而不張揚。《尚書》就記載了周公以身代武王求死,最終感動周成王和上天的故事。

作為殷商西邊的一個小部落,經過文王、武王的努力,周最終滅殷商,建立新的國家。然而貌似生機勃勃的周王朝當時並不太平。一方麵,周朝是聯合了許多諸侯才得以滅殷商的,這些勢力需要在建國後加以安撫;另一方麵,殷商仍有巨大的遺存勢力,如何處置是很重要的問題。可惜的是,武王在克商後,因為多年征戰過度勞累而去世。而當時繼位的成王尚且年幼,周公為了安定天下,於是攝政當國。

當時周王朝處於各種勢力糾葛之中,周公攝政招致一些勢力的不滿。為了盡最大努力保持國家的團結,周公先向國家元老薑太公和召公表明了自己的誠心。周公說:我之所以不避嫌而執意要攝政,實在是擔憂天下諸侯趁機背叛我們周王朝,毀壞自太王、王季、文王、武王以來的功業啊!周公以其素來昭著的誠信,感動了太公和召公,他們支持周公攝政。

然而很多別有用心的人卻趁機散布流言、興風作浪。同為宗室的管叔、蔡叔在東方聯合殷商的殘黨武庚發動叛亂。周公於是作《大誥》,一方麵宣布自己的誠心,另一方麵揭露管叔等人的罪狀,然後東征。經過一係列戰爭,周公最終平定叛亂,誅管叔,殺武庚,放蔡叔。剩下的殷商民眾分別由周宗室的康叔和殷王族微子建立衛國、宋國來治理。東征使周王朝威信大增,其意義不亞於伐紂,周的穩定統治因此真正建立起來。

然而可以想象,日漸長大獨立的成王難免與周公產生摩擦;同時,周公為了將成王培養成為一個高素質的君主所作的一係列訓誡,也難保不會讓成王產生抵觸。在周公誅管叔、放蔡叔的時候,成王就表示過質疑。看到成王日漸長大、成熟,周公最終將行政權全部交給成王。沒有幾年,周公就去世了。

成王以諸侯的規格為周公舉行葬禮,這時出現了奇怪的現象:雷雨大作,暴風肆虐,禾苗倒伏,大樹拔起,災異不斷,老百姓感到很害怕。君臣們都在思考到底哪裏出了問題,當他們想到宮廷的櫃子裏有一個周公留下的盒子時,一個真相逐漸揭開。

原來,在滅商後,武王患病,周公因此自以為質,向太王、王季、文王禱告:你們的子孫姬發得了病,如果上天欲奪走你們子孫的生命去侍奉鬼神的話,那我願意代替姬發;我多才多藝,擅長侍奉鬼神,姬發這一方麵不如我,他的使命在於秉承天帝的旨意在塵世間治理民眾,使我族的統治能夠得到永久的保證。然後他把這個策書放在用金緘封的盒子中,告訴周圍的人以後不要再提起這個事。

天命不可改,武王最終還是病逝,但周公的赤膽忠心昭然可見。成王在多年之後見到這封策文,想到周公對王室、對列祖列宗的忠誠,再想到自己對周公曾有的誤會,慚愧萬分,淚如雨下,說道:上天降下災異,是因為我沒有表彰和昭著叔父周公的誠心啊!遂下令以天子之禮葬周公,又出城向上天禱告。於是雨收天晴,風和日麗,禾苗重新長起,這一年周獲得了大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