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門關“試劍大會”橫空而出,與此同時劍門廣邀各路豪傑前去赴會.
眾所周知,劍門閣道起伏不平三十餘裏,三尺利劍漫山遍野、觸目皆是。據說這些劍門胡亂插在黃土之上的廢劍,其中也不乏上品。劍門所鑄寶劍多如牛毛,且又有陰陽兩神劍鎮守。再者說曆年來,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寶劍皆為劍門所出,故而劍門賺得名聲盆滿缽滿。
匪夷所思的是,百年來劍門隻顧閉門鑄劍,從未在江湖上有過任何舉動,此番“試劍大會”意欲何為,讓人琢磨不透。
消息一經傳出,江湖各個勢力都蠢蠢欲動,就連王室那邊也似乎有所舉動。今年是太平治世滿期百年,也是江湖上傳言百年一輪的亂世之年。亂世之端,劍門關更應當守本守分,遠而避之。如今卻一改往日作風,必有隱情,究其事體大,又牽扯眾多,不周山也不得不插上一腳。
“願不願同去隨你,我與棋來師妹明日便啟程。”李軒成離開前留下了這樣一番話。小玲開始思索起來:此行絕對凶險,否則他不會前來告知我,明日我必同去。
萬玲到不周山三年有餘,她雖不是不周門下弟子,卻也是和李軒成他們朝夕相處。她很是了解李軒成,有什麼好事他根本就不會想到自己,五年來可沒少欺負自己。
果然,李軒成同宋棋來講的是,“劍門此行凶險,你若同去,務必做好萬全的準備。”宋棋來應下此事過後,就來到了她師父陸曉陽處。
恰逢師父寫經符。師父寫,她就看,師父沒說話,她也不言語。自己靜靜地坐在桌子旁,托腮沉思。自小在不周山長大,又加之生得一顆清淨心,不喜爭奪也不喜嘈雜,便從未下得山去。除萬玲外,同門師兄弟中,她和李軒成最為交好。李軒成從小到大沒少照顧宋棋來,也沒少同著她去給曉陽真人收拾爛攤子。師兄交待的事,她也不好推脫。再者她不是不願同去,而是怕自己第一次下山會給師兄添亂。
一盞茶時間後,陸曉陽擱下了細筆,笑著給他的寶貝徒弟遞點心、倒茶。
當年因喜愛玩樂,才收了個徒弟,權當陪著自己玩,絲毫沒把棋來當作女孩子來養。現在,卻是把這唯一的寶貝徒弟捧在了手心裏,天天說著什麼女大不中留。
今日又是一頓哭訴:“下得山去,小琪來莫要跟著哪家公子、少爺、強盜、遊俠跑了。莫要不回不周山了,也莫要不來給師父養老送終了。”
宋棋來笑而不語。她早已習慣了這不修邊幅的可愛的師父了。師師徒徒,如同父父子子,小時候陸曉陽是沒少疼宋棋來,雖說也沒少欺負她。
一盞茶後,她問曉陽真人:“師父,山下真有師兄說的那麼凶險嗎?”從未下得山去,便不免對山下的人事物也就是個一知半解。
曉陽真人沒有直接回答她,“你師叔替你們卜了一卦,卦象上說,劍門此行不太平。你三人一定多加小心。”曉陽真人微微頷首,俯身眯眼笑著又道,“小琪來這是第一次下山,為師放心不下,還要多叮囑你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