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十一月初十日) 各省代表會在南京開會,選舉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結果孫中山得16票(共17票)當選。
12月30日(十一月十一日) 孫中山在上海會見日本人士,宣布當選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同日 孫中山在上海大同照相館拍攝臨時大總統就職典禮標準像。
12月31日(十一月十二日) 孫中山派黃興赴南京,要求各省代表會改用陽曆,並使用中華民國紀元等。
1912年(中華民國元年壬子年)
1月1日 孫中山由上海赴南京。晚11時,在原清兩總督署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同時,發布《臨時大總統宣言書》、《告海陸軍將士文》。
1月2日 各省代表會議決代表會行參議院職權,並通過《臨時政府組織大綱修正案》。
同日 中華民國改用陽曆。
同日 江蘇邳縣、睢寧、宿遷光複。
1月3日 孫中山提名的國務員(各部總長次長)名單,被臨時參議院通過。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成。
1月5日 臨時政府發布《對外宣言書》,公布對外、對內政策八項原則。
1月7日 孫中山任命黃興為參謀總長,鈕永建兼參謀次長。
1月8日 孫中山批準發行中華民國軍需公債券1億元。
1月10日 孫中山委托日本人阪穀芳郎設立中華民國政府中央銀行。
1月11日 南京總統府正式照會各國政府要求承認,遭列強拒絕。
1月12日孫中山與黃興視察獅子山炮台,並乘“聯鯨”號軍艦視察各艦。
1月15日 孫中山在總統府補祝元旦,並發表演說。晚在總統府大宴陸海軍將士。
同日 孫中山致電臨時政府議和代表伍廷芳,表示“如清帝退位即推袁自代,決不食言”。
1月20日 孫中山命令陸軍部頒行軍令整頓軍紀。
1月21日 下午1時,孫中山主持召開臨時政府第一次內閣會議。議決三件大事:(一)行政方針,主張中央集權;(二)籌措軍餉,擬將招商局抵押1000萬;(三)清帝退位後,請袁世凱來南京就職。
1月25日 黃興、陳錦濤、蔡元培、馬君武、王寵惠、魏宸組等出席內閣會議,議決推行公債票、發行軍用鈔票、征收地方租稅問題。
1月26日 臨時政府、漢冶萍煤鐵廠礦與日本三井物產株式會社簽訂漢冶萍公司中日合辦草約。
1月28日 11時,中華民國臨時參議院成立。林森任議長。孫中山蒞會致賀。
1月31日 臨時政府財政部奉大總統命令發行南京軍用鈔票,總額100萬元,3個月後可持票到中國銀行兌換銀元。
2月2日 臨時政府實業部奉大總統令發布《通告漢口商民建築市場文》。
2月6日 孫中山頒發《陸軍暫行給予令》,規定陸軍軍人及隸屬陸軍人員俸餉、軍隊供應等事項。
2月8日 孫中山、王寵惠等在總統府接見美國記者和美國使館參讚,要求承認,並討論中國的國際地位問題。
12月29日(十一月初十日) 各省代表會在南京開會,選舉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結果孫中山得16票(共17票)當選。
12月30日(十一月十一日) 孫中山在上海會見日本人士,宣布當選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同日 孫中山在上海大同照相館拍攝臨時大總統就職典禮標準像。
12月31日(十一月十二日) 孫中山派黃興赴南京,要求各省代表會改用陽曆,並使用中華民國紀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