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紮實的史料整理、版本研究和目錄學研究亟待重視。中國兒童文學發展已有百年曆史,每一個時段,都出版了各色作品,出現了一些特殊的現象。但已有的史寫實踐,還不能充分展現兒童文學的百年曆程。現代兒童文學大家都已經逝去,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當代兒童文學的親曆者漸漸老去,很多問題和曆史真相會變得更為模糊,因此亟待認真負責地史寫的實踐。我們不但要編寫整體的兒童文學發展史,還要寫出童話史、兒童小說史、兒童詩歌史、兒童散文史、兒童科幻文學史和兒童寓言史等文體發展史。當然,兒童文學口述史的寫作也應該及時進行。在現代兒童文學文論、當代兒童文學文論的整理方麵,雖然出版了一些圖書,但文論的梳理,並不是全都拿出來,而是要篩選經典文論,去除垃圾文論。對當代兒童文學版本的整理,也需要重視。中國作家協會編寫過兒童文學年鑒,可惜堅持了幾年,因為各種原因停止了。
二、值得肯定的探索
在兒童文學史寫的實踐方麵,一些學者做了不少工作,如,韓進不但編寫過《中國兒童文學史》和《兒童文學》教材,還獨立寫過《中國兒童文學源流》。張心科的《清末民國兒童文學教育發展史論》、杜傳坤的《中國現代兒童文學史論》和李利芳的《中國發生期兒童文學理論本土化進程研究》也是現代兒童文學史寫實踐的可貴之舉。上海作家簡平也做出了很好的嚐試,他積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寫作了一部《上海少年兒童報刊簡史》,由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讓人刮目相看。它是一部史料翔實、論述清晰、見解新穎、視野開闊、氣勢磅礴的史論著作,是國內第一部少兒報刊史專著,填補了新聞出版史的空白,也是兒童文學與兒童文化研究的新成果。
首先,它清晰地勾勒了100多年來上海少兒報刊發展的軌跡,為少兒報刊在中國現代文化建設中的作用找到了一個充分的依據。對近代文化稍有研究的就知道,近代出版是與少兒報刊的創建緊密聯係的,上海《小孩月報》《蒙學報》和《童子世界》等報刊的出現,推動了清末民初的新聞出版業,也推動了五四新文化運動,正是因為這些報刊對少年兒童的啟蒙與教育,使得五四時期有了一批深受閱讀文化熏陶的先進青年。簡平在勾勒上海少兒報刊發展的軌跡時,思路是極為清晰的。他深諳中國近現代報刊業發展與社會變革及現代化進程的內在關係,因此把這一軌跡分成了初萌與發生(1875-1915)、覺醒與崛起(1915-1937)、堅持與進步兒童文學研究的思考(1937-1949)、高潮與低穀(1949-1978)和繁榮與發展(1978-2009)等五個階段,這種劃分沒有簡單地以目前通行的現代文學史和當代文學史敘述的階段劃分為依據,而是根據少兒報刊本身在特定的時代的發展特點,呈現出嚴謹的科學邏輯和事實依據,讓讀者看到了這一史著中清晰的史寫思路和理論思維,表明簡平對中國近現代社會文化發展脈動的準確把握。這是史家的功夫,更是思想者的靈感。
第三,紮實的史料整理、版本研究和目錄學研究亟待重視。中國兒童文學發展已有百年曆史,每一個時段,都出版了各色作品,出現了一些特殊的現象。但已有的史寫實踐,還不能充分展現兒童文學的百年曆程。現代兒童文學大家都已經逝去,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當代兒童文學的親曆者漸漸老去,很多問題和曆史真相會變得更為模糊,因此亟待認真負責地史寫的實踐。我們不但要編寫整體的兒童文學發展史,還要寫出童話史、兒童小說史、兒童詩歌史、兒童散文史、兒童科幻文學史和兒童寓言史等文體發展史。當然,兒童文學口述史的寫作也應該及時進行。在現代兒童文學文論、當代兒童文學文論的整理方麵,雖然出版了一些圖書,但文論的梳理,並不是全都拿出來,而是要篩選經典文論,去除垃圾文論。對當代兒童文學版本的整理,也需要重視。中國作家協會編寫過兒童文學年鑒,可惜堅持了幾年,因為各種原因停止了。
二、值得肯定的探索
在兒童文學史寫的實踐方麵,一些學者做了不少工作,如,韓進不但編寫過《中國兒童文學史》和《兒童文學》教材,還獨立寫過《中國兒童文學源流》。張心科的《清末民國兒童文學教育發展史論》、杜傳坤的《中國現代兒童文學史論》和李利芳的《中國發生期兒童文學理論本土化進程研究》也是現代兒童文學史寫實踐的可貴之舉。上海作家簡平也做出了很好的嚐試,他積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寫作了一部《上海少年兒童報刊簡史》,由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讓人刮目相看。它是一部史料翔實、論述清晰、見解新穎、視野開闊、氣勢磅礴的史論著作,是國內第一部少兒報刊史專著,填補了新聞出版史的空白,也是兒童文學與兒童文化研究的新成果。
首先,它清晰地勾勒了100多年來上海少兒報刊發展的軌跡,為少兒報刊在中國現代文化建設中的作用找到了一個充分的依據。對近代文化稍有研究的就知道,近代出版是與少兒報刊的創建緊密聯係的,上海《小孩月報》《蒙學報》和《童子世界》等報刊的出現,推動了清末民初的新聞出版業,也推動了五四新文化運動,正是因為這些報刊對少年兒童的啟蒙與教育,使得五四時期有了一批深受閱讀文化熏陶的先進青年。簡平在勾勒上海少兒報刊發展的軌跡時,思路是極為清晰的。他深諳中國近現代報刊業發展與社會變革及現代化進程的內在關係,因此把這一軌跡分成了初萌與發生(1875-1915)、覺醒與崛起(1915-1937)、堅持與進步兒童文學研究的思考(1937-1949)、高潮與低穀(1949-1978)和繁榮與發展(1978-2009)等五個階段,這種劃分沒有簡單地以目前通行的現代文學史和當代文學史敘述的階段劃分為依據,而是根據少兒報刊本身在特定的時代的發展特點,呈現出嚴謹的科學邏輯和事實依據,讓讀者看到了這一史著中清晰的史寫思路和理論思維,表明簡平對中國近現代社會文化發展脈動的準確把握。這是史家的功夫,更是思想者的靈感。
其次,它係統地論述了少兒報刊發展與中國兒童文學的密切關係,展示了媒介與文學的互動關係。看得出來,簡平不是那種理論上的亦步亦趨者,他深刻地思考了兒童文學的發展是多種合力的作用,於是,他盡可能地耙梳史實,把100多年來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和思想的多種變動因素考慮進來,以生動的史實、諸多人物的行動顛覆了以往兒童文學研究界簡單地把現代兒童文學發生歸於周作人等所謂“現代兒童文學先驅”的“現代兒童觀”與“現代兒童文學觀”。現代文學研究界已有共識,現代文學的發端,並不僅僅是現代文學觀引發的,其實從整體上看,現代文學的發生與發展主要有四個方麵的因素:一是近代啟蒙與革命的觀念推動了文學的變革;二是報紙雜誌和出版社的出現,給創作提供了發表與出版的空間,尤其是稿費製度的出現讓寫作可以成為謀生的手段,這直接推動了現代文學的發生與發展;三是現學校教育的創建與普及,為現代文學發展培養了大批識字讀書的讀者群;四是近代翻譯對西方文學的推介拓寬了國人的視野,讓西方文學經典(包括兒童文學經典)得以為國人熟悉並成為文學創作的參照。因此,我們在考察兒童文學的現代性發生時,不能僅僅把現代兒童文學觀的產生當作其根本原因。事實上,少兒報刊的出現直接推動了兒童文學創作與理論,使一批人能夠專門從事兒童文學和兒童讀物的創作、編輯與出版。同時,反過來,隨著兒童文學創作、編輯與出版的隊伍的擴大,少兒報刊業也日益發展。簡平這部著作就給我們提供了這樣的確證,讓我們看到了晚清以來,少兒報刊業的發展與兒童文學創作及理論批評之間的互動關係,從而啟發我們科學、客觀、全麵地審視中國兒童文學的現代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