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千年之約,初戰魔界將(1 / 2)

是夜,巍巍黃山,不見鬼神,萬籟寂靜,唯見一輪明月當空。忽而一道劍氣刺破天際,打破這片幽美的沉靜,一白衣居士,踏著崇山峻嶺,在峽穀之間練劍,他隨手就凝聚出一百零一道劍氣,隨他在這峽穀之間來回穿梭。密密麻麻的劍氣圍著他飛速舞動,他劍法爐火純青,隨他飛舞著的劍氣變化有度,百變莫測,讓人猜出下一次變化如何。隻見劍氣隨他時而落於光明頂之上,時而又飛到蓮花峰上,時而又來到了天都峰,速度之快,讓人眼花繚亂。一百零一道發著白光的劍氣在三座山峰之間來回穿梭,將整片天空照亮,此等景觀實在令人歎為觀止,一飽眼福!

終於,白衣居士大告功成,收了招,平靜地站在那,似乎在想些什麼。這時一個裹著黑頭紗的女子飄了過來,很激動的樣子,用手比劃了半天,不知道要表達什麼。白衣居士看了後,笑了笑說:“你是要向我道賀?嗯,謝啦!”

女子用力點了點頭,又比畫著問他新練成的招式叫什麼名字,他說叫千年之約。那女子聽了,先是失落了一下,然後又比畫著問他這麼做值得嗎?

居士抬頭看了看天上的月亮,語重心長地說:“有些事不做怎麼知道值不值得?等她是我心甘情願,這裏是一千年前我和婷兒相識的地方。這麼多年過去了,這裏發生了很大變化,希望她還能認得這裏,來赴我們的千年之約吧。”

原來這個人是李風清,1000年前,任候李之亂平定後,他魂歸蝶花穀,受一千年風吹日曬雨淋,隻為當年的一個承諾。一千年裏,他閑來無所事事,就開始在夜間練劍,打發著無盡的苦悶,練著練著,他的九玄劍法愈有成就,漸漸地就把九玄劍法領悟到了第一百零一式,恰好再過幾天就是他和黃婷兒的千年之約之日,故而取名“千年之約”。一千年裏,他的功力成指數型增強,就在五百年前,他已經修得半鬼半仙的鬼仙之體。雖已修得半仙之體,不再害怕陽光,卻早已習慣黑夜,再加上白天,會有人出沒,為了不嚇著別人,他很少會在白天現身。

而她,那個裹著黑頭紗的女子是個女鬼,名叫小蘭,是李風清給她起的名字。由於臉被閻羅王奪去了,沒有臉,所以她就隻能常年戴著一塊黑紗。她在這裏陪了李風清一千年,照顧他的飲食起居,陪他聊天解悶。雖然她不能說話,一開始哪怕是用手語比劃了半天他也看不太明白,但是時間久了,他們之間的默契漸漸建立起來,很多時候,彼此之間隻需要一個眼神就能清楚地知道對方想說什麼。

在這一千年裏,他們守護著整座山的安寧,有壞人進山破壞,他們會出手教訓,有村民不小心掉進山穀裏或是迷路了,他們也會施以援手。後來慢慢地,人們發現他們比這座山的山神還要應驗,於是就打算建座廟宇供奉他們,隻是後來他們暗中告訴上山的村民,不要為他們興修土木,破壞生靈,就直接給拒絕了。而人們為了表達對他們的敬畏,就分別給他們起了個名字,叫“慈目爺爺”和“慈目奶奶”。

“小蘭……”李風清說:“謝謝你陪了那麼久,雖然我不知道你的真實名字叫什麼,你也一直不肯告訴我,但那不重要了,還有三天就是千年之約的日子,無論她來不來,我都要回到地府去了,我跟閻羅王還有個約定。”

小蘭聽了,哽咽出了聲,正想表達些什麼時候,突然遠處黑暗的地方傳來一陣打鬥聲,打斷了她。李風清啟動九玄真氣,探了探聲音的來處,眉頭一皺,都塊擠到了一塊去,他看了看遠處,又看看小蘭。小蘭知道肯定有大事發生了,因為她知道很少有事情讓他皺這麼大的眉頭,於是隨他向聲音的來處飛去。

當他們趕到的時候,遠遠看見一群怪物正在抓捕一個普通人,有的麵如虎身如蛇,有的麵如牛身如犬,而有的麵如老鷹身如馬,奇形怪狀,瘮人得很,叫人看著都嚇破膽。被圍著的那個人身受重傷,氣喘籲籲,盡管又驚又怕,但是生死關頭,隻能放手一搏,死拚到底或許還有一線生機,於是從懷裏掏出一個東西,拖在掌心,念幾句口訣後,那東西有由小變大,直到可以看清它的全貌。

李風清在暗中一看,馬上就認出來此物是神農鼎,心想神農鼎怎麼會在此人手中,難道他是薑氏後人?事情緊急,不容多想,看那群怪物絕非善類,神農鼎絕不能讓它們搶去,於是他吩咐小蘭留在原地,他一個飛身就飛到了眾怪麵前。那些怪物始料未及,被他打出的劍氣逼退了。李風清念念口訣,伸手朝神農鼎一收就把神農鼎收入掌心,然後問那群怪物是何方神聖,奪神農鼎究竟意欲何為。

那人看到李風清的突然出現,又驚又喜,驚的是李風清為何會神農訣,竟然輕易就能把神農鼎收了,而喜的是看到了生的希望,雖然他並不清楚李風清是何人究竟有何目的,但是肯定不會是敵人。於是他虛弱無力地說:“本人叫李玄德,李氏後人。他們都是魔族,搶奪神農鼎必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李風清不解,李氏後人怎會有神農鼎,更加不解的是人魔兩族已有數千年不起戰端,而今闖入人界,究竟意欲何為?於是對魔族眾人說:“人魔兩族,一直以來互不侵犯,你們今日為何闖入人界為非作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