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老國公飛馬克金城(1 / 2)

永定十一年秋,位於大洪涼州金城郡石堡城中的百姓,便紛紛趕著農時,開始下地收割起來。他們揮動著手中的鐮刀、牽挽著壯實的耕牛,在田間裏辛勤地勞作。因為天氣漸漸轉涼,秋高氣爽,使得孩子們也成群結伴地跑到這兒裏來玩耍嬉戲。枯枝黃葉下的幾名白叟兩兩相伴,慵懶地靠在躺椅上,眯著渾濁的雙眼,看著眼前幸福美滿的景象,不由得露出了由心的笑容。

不論男女老幼,大家都期盼著今年的好年景,想著多收一些糧食,再拿到集市上換成錢,多餘的就吃一吃花一花,用來獎勵自己這一年辛勤的付出。

就連陽光,都仿佛有意眷顧著這片祥和之地似的。這裏沒有朝廷的紛爭、沒有世俗的爾虞我詐,簡直就是一處人間樂土!

忽然,幾名身披鎧甲的騎馬兵士從土道上疾馳而過,打破了田裏原本的和諧氣氛。大多數勞作的百姓,僅僅是不明所以地看了幾眼後,便就不再理會了。這種情況,在石堡城已經是見怪不怪了。自從憲宗純皇帝惠康二十一年,由於朝中文官以“財乏兵弱”為由,鼓動憲宗撤銷西海郡之後,石堡城便成了大洪與西戎諸部之間的緩衝要地。

再加上此城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所以時常會有內衛部隊的兵卒出現在周圍巡視。大家一開始還有些擔心,害怕高原上的西戎諸部會打將過來,可隨著平靜的日子一天天過去,也就漸漸地安逸下來。

“這些小娃娃這麼急慌慌地幹什麼,又不是西戎人打過來了……”一名樹蔭下的老叟隨便嘟囔了一句,就繼續眯眼休息了。

不過,在幾位眼尖的老者臉上,卻露出了一陣不安的神色。因為,從那幾名飛馳而過的兵士服裝上看,很顯然不是平日裏駐守此地的內衛部隊,而是帝國陸軍主力的十二方鎮。並且,他們還看見這些兵士的左肩上,竟然隱隱有鮮血滲出!

還真讓那名眼濁的老叟一語成讖,石堡城很快就發生了一係列變化。先是城門晚開早閉,白日裏嚴密盤查,黑夜時全城宵禁。緊接著,城樓上駐防的內衛兵馬成倍成倍地增加,他們的神色都是嚴肅凝重,如臨大敵。

見得如此,街頭巷尾的所有人都在傳言,西戎人繞道陽關,已經攻占了敦煌、酒泉、張掖四郡,整個涼州就隻剩了武威、金城二郡。在他們的攻勢下,不僅防守陽關的兵馬戒備支隊片甲不留,就連鎮守在陽關的威邊軍也已全軍覆滅。要知道,威邊軍可是隸屬帝國七大方鎮精銳之一的河西鎮,全軍上下足有兩萬餘人,且半數以上都是重裝部隊。如此強悍的戰力,都不能阻擋西戎人的入侵,更何況石堡城中這千餘名的守備大隊了。

就在第三天的午後,駐防石堡城的守備兵士忽然發現,就在遠處那一望無垠的草地之上,隱約出現了許多小黑點。還沒一會功夫,那一片騎兵的輪廓就開始逐漸分明,兵士立刻向守城的長官稟報了這一情況。當大隊千戶急匆匆地登上城樓時,眼前的情形直接把他給嚇呆了。黑壓壓的西戎兵馬,正如潮水般湧到了城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