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走進大師心靈”意味著這不是大師們的生平傳記,而隻是他們的一個輪廓,一個側影。其文本向度追求原創性、獨特性、情趣性。
該套叢書聚焦中外文學、音樂和繪畫等領域裏成就顯赫的大師級人物,選取他們的經典作品作為切入點,對他們的傳奇經曆和學術成就作出合乎理性的評判。我們不要求麵麵俱到,隻求選取其中一篇(件)在讀者知識點上耳熟能詳的文本作為章節標題,圍繞這個文本,聯係到大師的生活、情感和對事業的追求等進行生動傳神的分析,突出大師的某個側影。這個側影也許被人忽略,也許有人看到但發掘不深。在細節的處理上,我們力求生動感人,力求客觀冷靜,力求符合實際。
比如以《祝福》為題寫魯迅。“祝福”既是魯迅先生的經典小說,又是對魯迅本人、對喜歡或不喜歡魯迅先生的那些人的一種態度。魯迅給人的感覺常常是太嚴肅,活得太累,他批評的人太多,傷害的人太多,他自己也被別人傷害。我們要帶有一種溫情,對這位難得的大師給予足夠的尊敬。
再比如以《老人與海》為題寫海明威。一方麵,這是一部家喻戶曉的作品,能夠勾起讀者溫馨的回憶。另一方麵,這部小說也是海明威“電報式”寫作風格最為成熟的一部作品,裏麵的“硬漢”桑提亞哥既是文本的主人公,又是海明威自身的理想寫照,是這位在二戰中出生入死的英雄“永不言敗”的精神縮影。
其他的,諸如繪畫大師和音樂大師等也是如此。
我們每本書選取適當的敘事對象,選取大師們的生活片斷作為主要內容,文字清新活潑,敘事樸實簡練,努力做到故事性、趣味性和勵誌性相統一,寓教於樂,以真正實現我們所追尋的“大教育、雅文化、準學術、泛美術”的創作目的。
光明日報出版社獲悉這個選題後極為重視,他們立即將該叢書列為本版重點圖書選題,社領導不僅經常過問書稿創作的進展情況、審閱部分稿件,而且組織強大的編輯力量及時精心編輯出版。他們的遠見卓識和敬業精神委實令人感動。
作為這套叢書的主編,我十分感謝我的合作者們的信賴和努力,感謝羊城晚報文藝部的熊育群、湖南師範大學美術係的李蒲星以及長沙文聯的薛媛媛和懷化文聯的鄧宏順,他們克服了種種困難,以一部部優秀的書稿真誠地支持我,使我感受到友情的可貴和真情的溫馨。
假如這套叢書能夠給讀者帶去一份敬重、一絲愉悅和一點啟迪或激勵的話,那就是我們莫大的榮幸了。
主編 聶茂
2006年5月於嶽麓山下抱虛齋
所謂“走進大師心靈”意味著這不是大師們的生平傳記,而隻是他們的一個輪廓,一個側影。其文本向度追求原創性、獨特性、情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