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8章 視察鋼管廠(2 / 2)

“陳市長,歡迎您到我們陽城鋼管廠來視察。”金紀林這時也連忙走上來。

“市長,這位就是陽城鋼管廠的廠長金紀林。”陸秋平走過來笑嗬嗬地向陳寧介紹道。

“金廠長,你好。”陳寧點了點頭。

金紀林雖然是陸秋平的老同學,但是單單從相貌上來看,金紀林看上去要比陸秋平老氣的多。

一番介紹後寒暄之後,陳寧等人在淩河區幹部以及鋼管廠的領導班子的簇擁下,在廠區內參觀了一圈。廠區挺大的,占地足有二百多畝。在寸金寸地的中心城區,有這麼大一塊地方,也怪不得想動腦筋的人有很多。

因為今天陳寧來視察,早一天得到消息的金紀林特別安排了不少在家輪休的工人來上班,以營造鋼管廠還沒到山窮水盡地步的氣氛。雖然陳寧鋼管廠的業務不太懂,但是轉了一圈之後,仍然發現鋼管廠的設備陳舊,產品也都是些過時產品,而且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汙染還是很大的。

在鋼管廠布置一新的會議室裏,四周牆壁上掛滿了顯示鋼管廠以前的輝煌。曾經的鋼管廠因出產國內一流的優質無縫鋼管,一度轉為軍工企業,直到改革開放之後,才和軍工脫鉤,轉為由陽城市政府直屬的國有大型企業。在改革開放初期那個物資貧乏,但各地又開始大建設的年代,鋼管廠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二十年前,總設計師在巡視東北的時候,還特意到過陽城鋼管廠視察。在會議室中間的那堵牆上,就掛著總設計師和當時廠領導親切握手的巨幅照片。

陳寧在談到國企產權製度改革時,特別提出現在的國企產權製度的改革必須要走出“退出就是賣光”這個誤區。

“大家都知道我在調到陽城市之前,在國資委工作。可能有些同誌還知道我去年曾帶領國資委調研組就國企改革曾到陽城做過專題調研。現在很多人也包括一些政府部門的人都說國資委的任務就是賣國有資產,賣光了,國資委的使命也就結束了。”

陳寧說到這裏,會場中響起了一陣善意的哄笑。陳寧擺了擺手,繼續說道:“大家不要笑,大家都想想,是不是這麼回事,我們以前一提到國有資本的退出,國企產權製度的改革,就是一個字“賣”。從表麵上看,賣掉了,原本虧損的包袱被甩掉了,政府的財政收入增加了,這是一舉兩得的好事。但是他們沒有想到,如果到了真正全部賣光以後,政府就成了瘸腿的政府,弱勢的政府。大家可能也從新聞中看到過,在俄羅斯私人大亨敢跟政府叫板。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我在中央黨校學習的時候,老師專門讓我們研究過這個課題,這就是前蘇聯在政治體製改革和經濟體製改革中盲目私有化所造成的。但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自從我們國家開展國企改革以來,也有不少成功的例子。就比方說我曾工作過的臨州市,從一九九五年到至今,國有資產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怎麼會越賣越多呢?這就是他們善於在資產轉化為資本,對有競爭力的企業,采取隻娶不賣的方法,通過增量擴股,把別人分散的資金引進來。所以,我相信隻要我們陽城鋼管廠隻要還有競爭力,困難隻是暫時的,我們一定能走出困境,迎來燦爛的明天,同時我們陽城市委、市政府一定竭盡所能,為我們陽城的國有企業的發展創造最好的條件。”

陳寧講完,頓時引來了幹部們熱烈的掌聲,特別是鋼管的廠的幹部,從陳寧的話中聽出了他們鋼管廠的希望。

周軍聽了這番話,觸動很大,作為本地人,他也曾親眼見證了陽城國企從盛極一時到現在的衰退。看到一家家曾經輝煌一時的企業倒閉被賣掉,看到滿大街的下崗工人,周軍感到心痛,想幫助他們做點什麼,但是又限於手中的權力而無能為力。陳寧的這番話同樣也讓他看到了希望。他在心裏暗暗下定決心,如果陳寧的確象他所說的這樣,將來在國企改革的工作方麵,他一定全力支持。

這個星期,老萬更新一直不太正常,大家可能誤會老萬是為了看球的原因,其實這段時間老萬一直發著低燒,連續掛了五天的水,身體狀況十分差。今天低燒終於退了,明天開始恢複正常。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請大家見諒。另外,這本書決不會太監,請大家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