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位周係未來的領軍人物一陣寒暄之後,坐了下來。兩個人,私下會晤。很自然的避開首座,相鄰而坐。很顯然,許斌對今天和陳寧的會麵下了一番功夫,酒自然是茅台,菜也是安排了江南風味的菜係。
“嗬嗬,陳組長,這裏的江南菜做的可是相當地道的。說起來,我雖然老家在皖省,但是地處皖省、江南省以及之江省的三省交界,離你們臨州也不過一百多公裏。”倒上了酒,菜上來之後,許斌笑嗬嗬地說道。
在之江工作了這麼久,有些熟悉自己但又不是最了解的人常常把陳寧當成是之江人,臨州人。不過,陳寧也不介意,畢竟在那裏工作了這麼長的時候,陳寧倒是也挺樂意自己當作之江人的。
“這麼說,我們兩個也應該算得上是半個老鄉,許書記,我敬您一杯。”陳寧笑著舉起了酒杯,說道。
兩人杯子輕輕一碰,喝了一杯酒,一邊吃菜,許斌一邊笑著問道:“陳組長,這段時間在我們陽城調研得怎麼樣,我們陽城的國企最多,也是全國最晚實行國企改革的地方,有什麼不足的地方,你可千萬別客氣,盡管批評。同時,也希望能多給我們提些寶貴意見。”
如果是別人,今天陳寧肯定不會吐露自己真實的想法,但是許斌,在臨來的時候,周長平特意關照是值得信任的自己人。陳寧於是就把今天下午自己在遼西區的所見所聞,以及自己準備深入遼西工業區調研的想法跟許斌說了一遍。
許斌臉上的笑意漸漸的淡去,隨之代替的是一臉凝重的神色。歎了一口氣道:“你說的這些情況我也了解。我剛到陽城的時候,也曾到遼西工業區去看過。我們陽城市委市政府乃至我們遼河省委省政府都應該對遼西工業區的現狀負責任。我也不瞞你說,現在我們陽城市政府對外公布的遼西區的下崗人員的數字是二十萬。但是根據我的看法估計五十萬都不止。遼西區一共才七十多萬人口,下崗的比例達到了70%。積重難返呀。”
陳寧點了點頭,說道:“是啊,這個現狀也的確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的。不過,許書記,有的事情還是要抓緊。據我所知,現在很多下崗工人連最起碼的生活補助都拿不到,這樣下去的話,我擔心遲早要釀出群體事件,到時候可就很難收拾了。”
這倒也不是陳寧故意危言聳聽,或者是對許斌說教。正因為許斌是自己人,陳寧才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和盤托出,如果許斌因此感到不快的話,那這個自己人不結交也罷。不過,陳寧相信周長平不會看錯人。
果然,許斌根本沒有任何不快的神色,反而感激地看了陳寧一眼,沉吟了一下說道:“陳組長,對於你們調研組這次地調研,我們陽城市委一定全力支持。另外,在這裏我也表個態,關於下崗工人生活補助的問題,哪怕我們陽城市的財政再緊張,就算在省裏遇到再大的阻力,我一定全力盡快的完成這項工作。你說的一點都沒錯,如果再這樣下去的話,一定會出大亂子的,到時候我不但對不起陽城五百萬的人民群眾,也對不起周部長對我的培養。”
雖然陳寧清楚,許斌的這番話是想通過自己說給周長平聽的。不過,還是連忙笑著說道:“許書記,您可是我的領導,您這樣向我表態,不是折殺我嘛。”
同時,從許斌的話中,陳寧也聽出了許斌的無奈。首先支持調研組的工作隻談市委而不提市政府,說明許斌和陽城市市長竺立群存在著不小的矛盾,甚至有可能許斌根本就指揮不動市政府。其次,許斌作為省委常委,在遼河省也不是有太大的影響力。
不過,對此陳寧也相當理解,隨著自己調到燕京以後,也接觸了周係在燕京的不少人物,對目前各個派係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遼河省本來就不是周係乃至鄭係的勢力範圍,能把許斌放在這個位置上,很可能就是起到一個釘子的作用。陳寧長期在地方工作,一路之所以走得這麼順,無非局限於之江一個地方,周長平已經給陳寧打造了一個非常良好的環境。依照許斌目前的處境能作出這樣的表態也是很難能可貴。
許斌從陳寧的眼中讀出了理解,而且陳寧的坦率和謙和讓許斌感到很愉快,笑著說道:“你現在代表的可是中央和國務院,是欽差大臣,見官高一級,當然是我的領導咯。來,陳組長,我再敬你一杯。”
陳寧連忙笑著端起了酒杯,氣氛頓時變得很融洽。